[实用新型]扩张型多功能套管穿刺针无效
申请号: | 92238136.4 | 申请日: | 199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校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校智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开鼎 |
地址: | 810014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张型 多功能 套管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外科穿刺针。
已往所用穿刺针,功能单一,对机体组织损伤大,穿刺针口径小,难于适应临床诊疗的全面要求。特别是对于肝腹腔包虫病的治疗,由于没有理想的穿刺针及其它多种原因而长期停留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创伤大,复发率高,加之其它并发症,给患者和临床医生带来优虑,数百万包虫病患者和临床医生都盼望能通过穿刺治疗来达到治疗目的,但现有的穿刺针无法解决穿刺治疗防止囊液漏、头节漏出种植,囊内寄生虫本体清理,囊腔并发症处理等根本问题,从而使穿刺治疗难于在包虫病治疗中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扩张型多功能套管穿刺针。它不仅具有传统穿刺针的功能,还解决了肝腹腔包虫病及肝腹腔脓肿和脓胸的穿刺治疗,并且对机体的损伤小,损伤简单,造价低廉。
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的由套鞘和套鞘内的针芯构成的单一功能的穿刺针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和改造,主要包括:改针芯前端的马耳形或棱锥形针尖为圆锥形针尖,在针芯沿轴向开有负压通道,套鞘远端开有侧孔,套鞘的近端连通有侧管,套鞘远端的外壁还有一个气液囊,有一条气液管自套鞘近端从套鞘壁内与气液囊相通,还有一条冲洗管自套鞘近端在套鞘壁内通往气液囊以远并开口于套鞘远端。
针芯上的负压通道可以是开在针芯表面的负压槽,也可以是开在针芯内的负压腔。圆锥形针尖的锥度最好小于45°。套鞘外套装有可滑动有一定弹性的固定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传统穿刺针的全部功能,并解决了肝腹腔包虫及其脓肿经皮穿刺治疗的根本问题。圆锥形针尖减少对穿刺周围组织的损伤,圆锥度小于45°,有利于进针操作;套鞘上的侧孔、侧管和针芯上的负压通道设计,可以减免囊液漏、头节、脓液漏出;气液囊通过气液管充气或充液后扩张,能够固定套鞘、止血和防止病灶囊液外漏入其它部位;冲洗管可以方便地向囊腔冲洗和注药。操作很简单,并且造价低廉,容易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工作情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鞘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针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操作时,首先在套鞘(1)近端的侧管(6)上连接上配备的负压装置,然后在确定的穿刺部位皮肤上切一小口,在B超监视下,按B超指示深度,经切口一次进针使针尖(12)至病灶中心,见病变囊液经负压槽(15)流出后,迅速移去针芯(2),再经气液管口(11)通过气液管(5)向气液囊(14)充气或充液,使气液囊(14)膨胀扩张,以防套鞘(1)从人体内的囊腔滑脱、防止囊液、头节及脓液漏入体腔。用套鞘口塞(13)堵塞往套鞘近端进口。在这过程中持续负压吸引,囊液及囊内容物通过侧孔(4),套鞘管腔、侧管(6)吸出,抽完囊液及大部分囊内容物后,经冲洗管口(10),冲洗管(3)反复注入药物冲洗囊腔,冲洗后的液体通过套鞘管腔负压吸出,待囊腔冲洗干净后,管口表皮缝一针结扎于固定套(7),以固定套鞘,留作穿刺后引流冲洗囊腔及用药,并留作囊腔病灶后期其它处理,穿刺结束后,将管口塞(8)和(9)分别堵住冲洗管口(10)和气液管口(11),将套鞘口塞(13)堵塞住套鞘(1)进口,侧管(6)连接引流瓶或引流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校智,未经王校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8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