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李果脱蜡机无效
申请号: | 92238731.1 | 申请日: | 199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8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泰县蜜饯厂 |
主分类号: | A23N7/00 | 分类号: | A23N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陆霖 |
地址: | 3507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李果脱蜡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蔬菜或水果的去皮装置,尤其是涉及李果脱腊的装置。
传统的将李果加工成蜜饯时一般是采用将李果放在碱液中进行加热的办法对李果进行去腊质层处理,或者将李果放在竖式园盘磨中进行旋转并通过摩擦将李果去腊,采用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对李果进行连续加工,效率很低,而且由于受加工方法的限制,使加工后的李果有的没有磨到,有的却又磨了太多,甚至只剩下李果核等加工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螺纹轨道机构的李果脱腊装置,使得李果腊质层脱落均匀,并且可以反复不断地连续加工,达到提高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电机带动主传动齿轮,主传动齿轮通过外齿圈带动横卧在支承体上的转筒体,而转筒体的内部制有螺纹轨道,在螺纹轨道间制有翻板并且在转筒体的出口端制有喷头所组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由于采用了卧式螺纹轨道翻板机构,使得李果在转筒体内能随着转筒体的转动产生翻动,搓动,挤动三种不同的作用交叉工作,这样使物料的腊质层脱落均匀。②由于采用卧式机构并在出口端装有可调喷头,因此可随时结合李果物料的加工情况向其喷射清洗液,从而保证了李果加工的连续和洁净。③由于螺纹轨道的高度只有转筒体内径的四分之一,因此转筒体内仍留有中间直径二分之一大的检修孔空间,该空间能用来方便地使检修工入内进行检修和保养作业。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其中1.转筒体 11.壳体外层 12.壳体内层 2.螺纹轨道
3.外齿圈 4.主传动齿轮 5.电机 6.翻板
7.检修孔 8.支承体 9.李果 10.喷头
如图1所示,由电机5带动主传动齿轮4旋转,主传动齿轮4通过外齿圈3带动固定在支承体8上的转筒体1旋转,在转筒体1的内部是螺纹轨道2由于转筒体1是在旋转中工作,因此从转筒体1入口端放入的李果9物料随着转筒体1的旋转将顺着螺纹轨道2所隔出的间距组成的通路被逐渐旋转移动到出口端。在旋转移动过程中如图1、图2所示由于受螺纹轨道2间距之间制有3至5个翻板6的作用,使得李果9物料会被翻板6阻隔,直到李果9物料被移动到转筒体1的上方后,才会从翻板6上落下,这就产生了翻动的作用,而在没有制有翻板6的螺纹轨道间运行时李果9物料受到的是挤动和搓动的作用,因此增加翻板6后使之又增加了一个翻动的作用,这样使腊质层能更完全地脱清。当李果9物料旋出出口端时,出口端的喷头10喷出清洗液将李果9物料清洗,并送入下一道工序。本实用新型中螺纹轨道的高度最好为转筒体内径的四分之一,这样可以留有检修孔7的空间,便于检修和保养机器设备之用。本实用新型中转筒体1的壳体外层11为有色金属,如青铜等制造,壳体内层12为天然纤维如毛竹片,黄档木等所制。本实用新型中翻板6的数量最好为3至5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泰县蜜饯厂,未经福建省永泰县蜜饯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8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