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油气动雾化喷嘴无效
申请号: | 92239194.7 | 申请日: | 199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顾善建;黄勇;张英年;覃洪波;杨茂林;杨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48 | 分类号: | F23D1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第九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绪凤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油 气动 雾化 喷嘴 | ||
重油气动雾化喷咀属于冶金、石化、重型机械、轻工等部门燃烧装置中的核心技术。
由于国产重油粘度大、沸点高、挥发性差,目前所用的喷咀都存在雾化性不好,燃烧状况不佳,能耗大的问题,如大连机车车辆厂等厂家采用的国产DBR型低压喷咀,雾化特性不好,燃烧状况不佳,而且易结焦积炭,结构笨重,维修不便。有些单位如首钢二线材厂,是首钢三大功勋厂之一,从比利时引进的全套自动生产线,生产指标居世界先进水平。可是燃烧性能却不佳,它采用的是机械离心式喷咀,雾化质量差,油珠平均直径100u以上,火焰呈现一片“雪花”,耗能指标为58kg重油/吨油。宝钢从国外引进的Y型气动雾化喷咀,也是雾化特性不够好,气液比大,耗能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雾化特性好,燃烧状况佳的新型气动雾化喷咀。
为此设计人集多年经验,经调研,实验设计了一种新型两次雾化重油内混式气动雾化喷咀,即双互击内混式气动雾化喷咀,并根据不同要求研制了锥形与扇形两种火焰形状的双互击内混式气动雾化喷咀。其结构如图所示:
图1为重油气动雾化喷咀结构图。
图2为重油气动雾化喷咀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看图1喷咀主要由喷咀头(1)连接件(2)和“十”型蕊子(3)组成,圆形喷头前端为锥形,在前端锥面上沿圆周方向开有两排一一对应的喷孔(4),且喷孔轴线相互构成一定夹角。喷咀蕊子为“十”字型,中部定位环上开有数个气孔(5)。在蕊子的上端与气孔对应位置开相应的油孔(6)油孔和气孔一一对应并相互垂直。喷咀头与蕊子用连接件装配成一体,也可以将连接件与喷咀头做成一体直接装配在一起,雾化介质与燃料分别从气孔和油孔高速喷出,在混合室(7)中垂直互击进行第一次雾化,气体的喷射速度达音速。气、液两相流在混合室内进行充分掺混,并保持一定压力,使两相混合气从锥形喷咀头的两排孔中,以音速喷出,且两两再次互击进行第二次雾化。喷咀两排孔轴线交角的大小除考虑燃料的雾化质量外,还与火焰的锥角与长度有关。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其结构与图1基本相同,所不同是喷咀头的前端为平面,在端面上沿横向开两排孔,上下两排孔一一对应,其轴线构成一定夹角,控制火焰长度和厚度,其喷雾呈扇形。
本实用新型重油气动雾化喷咀,经实验证明雾化特性好,燃烧效率高,火焰长度和张角变化范围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易于加工。可在冶金、石化、重型机械部门轧钢加热炉、均热炉、退火炉、常减压炉与锻造炉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由不锈钢或碳钢做成。
图例说明:
1、喷咀头 2、连接件 3、“十”型蕊子 4、喷孔
5、气孔 6、油孔 7、混合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9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化霜定时器的开关控制组件
- 下一篇:反应瓶密封搅拌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