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旋转式螺旋喷头无效
申请号: | 92239297.8 | 申请日: | 199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倪育;李书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书勤;孙佑田 |
主分类号: | B05B3/02 | 分类号: | B05B3/02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螺旋 喷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湿法除尘的自旋转式螺旋喷头。
在目前的烟气除尘装置中大多都采用湿法除尘,湿法除尘装置是由一除尘器及装设在除尘器内壁的喷淋喷头构成,当烟气由除尘器底部引入后,在抽吸力作用下至下向上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喷头喷射的水膜的捕捉和降尘作用。这种除尘的不足点在于:由于喷淋喷头喷出的水雾呈散射状,其水雾喷射方向均集中在除尘器中部,而对附粘在筒壁周边的烟尘除降效果较差,因为水雾在筒壁内周边存在着空白区,无法全面捕捉降尘。另外,喷头为多组设置,安装检修麻烦,结构较为复杂,对上升烟尘有阻碍作用,不利于烟尘的顺利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在水流作用下可自行旋转并可喷射出旋转水膜的、除尘效果好、利于烟尘排放的自旋转式螺旋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阀体上部套装有轴承,轴承内圈中固套有一旋转头,旋转头为上封口、下敞口的管状体,管状体内腔下段周向设置有螺旋叶片,管状体上段周向开有一螺旋缝孔,螺旋缝孔旋向与螺旋叶片旋向相反,轴承上部扣连有阀盖,阀体下部与进水管路相连,当水流至阀体下部流入管状内腔后则推动旋转头旋转,并由螺旋缝喷射出旋转水膜,旋转水膜对烟尘具有很好的捕捉降尘效果,而且旋转水膜中心可产生一有利于烟气排出的中心通道。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2.在水流冲刷下旋转头可自行旋转并喷射出旋转水膜,该旋转水膜对烟尘具有很好的捕捉降尘效果,而且利于清鲜烟气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由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阀体1上部凹腔中套装有轴承4,轴承4内孔与管状旋转头3固套,管状旋转头3顶部封死、下部敞开并与阀体1内腔11相贯通,轴承4端面扣压有阀盖2,管状旋转头3内腔下段设置有螺旋叶片32,管状旋转头3内腔上段设置有螺旋缝孔31,阀体1内腔11下段设有与外接水管连接的螺纹段12。参见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
阀体1为一不等径的管状体,阀体1的大直径上段内孔中套装有轴承4,阀体1的中下段内腔11与旋转头3内腔相贯通,旋转头3内腔下段周向间隔均布设置有沿径向内凸并沿周向延伸的螺旋叶片32,螺旋叶片32的螺旋角α为10至45度,螺旋缝孔31的旋向与螺旋叶片32的旋向相反,管状旋转头3的中段与轴承4内孔固套。参见图1至图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由外接管路通入阀体腔11和旋转头3内腔后,由于螺旋叶片32与水流的相互作用,水流对叶片产生一个周向分力,该周向分力使旋转头3产生周向旋转,在旋转头作周向旋转同时,水流从缝孔中喷出并形成旋转水幕,旋转水幕对烟气中的粉尘杂质具有很强的复盖及捕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书勤;孙佑田,未经李书勤;孙佑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9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电阻炉炉衬
- 下一篇:呼吸机与雾化器的卸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