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行拔棉柴机无效
申请号: | 92239765.1 | 申请日: | 199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滕永廷;孙守尧;王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夏津农业开发服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金和 |
地址: | 253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行 拔棉柴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与12马力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用于拔棉花柴的中小型农机具。
本实用新型之前,每年秋收后,我国广大棉农靠手直接拔棉柴或仅借助简单的人力工具拔去田间的棉柴,劳动强度大,消耗人工多,成为棉区广大棉农的一大苦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机械动力相配套,特别是与12马力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双行拔棉柴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升降装置,传动装置和拔柴装置,其特点是由操纵杆2、支撑杠杆3、传动轮4、花键传动轴5、伞齿轮6、7、9、10、拔柴器8、拔柴辊齿轮11、拔柴辊12、18、行距调节器13、调节螺丝14、固定支架15和支撑轮16构成,操纵杆2位于整机的后端,通过螺丝与支撑杠杆3和支撑轮16连接组成升降装置,在固定支架15的一侧装有传动轮4,传动轮4固定在花键传动轴5上,通过三角带与柴油机轮1相连,伞齿轮6与7,伞齿轮9与10分别啮合,伞齿轮6、7、9、10与拔柴辊齿轮11一起协调配套组成传动装置,伞齿轮9通过一立轴与拔棉柴器8连接组成拔柴装置,一组拔柴辊12固定在固定支架15前端上部的一侧,另一组拔柴辊18固定在行距调节器13上,通过调节螺丝14与固定支架15作可滑动式连接,拔柴辊12、18的前部呈圆锥形,后部呈圆柱形,其表而铸有呈螺旋形环绕的凸状筋17。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方便。
2、拔柴彻底,干净,且设有拔柴器,可使拔下的棉柴倒向一侧,易于收集。
3、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把广大棉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拔棉辊的结构示意图。
1柴油机轮,2操纵杆,3支撑杆,4传动轮,5花键传动轴,6伞齿轮,7伞齿轮,8拔柴器,9伞齿轮,10伞齿轮,11齿轮,12拔柴辊,13行距调节器,14调节螺丝,15固定支架,16支撑轮,17凸状筋,18拔柴辊。
本实用新型由操纵杆2、支撑杠杆3、传动轮4、花键传动轴5、伞齿轮6、7、9、10、拔柴器8、拔柴辊齿轮船11、拔柴辊12、18、行距调节器13、调节螺丝14、固定支架15和支撑轮16构成,操纵杆2位于整机的后端,通过螺丝与支撑杠杆3和支撑轮16连接组成升降装置,在固定支架5的一侧装有传动轮4,传动轮4固定花键传动轴5上,通过三角带与柴油机轮1相连,伞齿轮6与7、伞齿轮9与10分别啮合,伞齿轮6、7、9、10与拔柴辊齿轮11一起协调配套组成传动装置,伞齿轮9通过一立轴与拔柴器8连接组成拔柴装置一组拔柴辊12固定在固定支架15前端上部的一侧,另一组拔柴辊18固定在行距调节器13上,通过调节螺丝14与固定支架15作可滑动式连接。固定支架15一般可用角钢焊接而成,它是整个拔柴机的固定支撑骨架。拔柴辊12和拔柴辊18可做成铸铁件,整体构造前部呈圆锥形,后部呈圆柱体,其表面有呈螺旋形环绕的凸状筋17。凸状筋17的设置是为了增大两拔柴辊对棉柴的抓握力,以利于拔起棉柴。
工作时,首先调整操纵杆2,使该机支撑轮16与地面相接触,从而把拔柴辊12、18控制在距地面一定高度。然后根据棉柴行距调整行距调节器13并用调节螺丝14固定。然后启动柴油机,通过三角带传动,带动整个传动装置,依靠拔柴辊12、18的逆向旋转挤提和拖拉机的推进将棉柴拔下,拔下的棉柴在拔柴器8的转动下倒向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夏津农业开发服务公司,未经山东省夏津农业开发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39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器防爆装置
- 下一篇:具有金属光泽饰条的塑料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