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二段锁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40178.0 | 申请日: | 199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吴荣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市博山电力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H01H51/10 | 分类号: | H01H51/10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二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领域,确切的说属于交流接触器的节电运行装置,主要用于现有交流接触器的改造。
目前,低压电器行业一直沿用以前接触器的基本原理而设计,尽管国内通过了几次的统一设计,体积有所减少,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性能上有所提高,但是,仅仅是从采用新材料的角度上进行的,所以整机的运行原理与原来基本相同,能否从别的角度对其改进呢,这方面以有了新的突破,即采用机械锁扣的方法代替原来电磁吸合保持运行的方式,实现了弱电或无电控制运行,如专利号为CN87212724的电磁锁,采用锁勾置于动铁心上,锁轴与衔铁为一体,当接触器线圈吸合时瞬间锁勾勾住锁轴,小型直流电磁铁吸持衔铁保持其锁定位置,同时触动微动开关使主线圈断电而达到节电运行,缺点是保持力臂相对较短,因而吸持力要大,当电压过低时有时易产生振荡现象,因此可靠性欠佳,能断电释放,但功能单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节电又能实现多种方式控制的交流接触器二段锁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接触器二段锁扣装置,主要由卡板1、卡勾2、拉簧3、固定板4、衔铁5、电磁铁6及控制电路元件组成,通过机械锁扣代替接触器线圈吸合运行,其特征在于:固定于动铁芯上的卡板1,与定铁芯为一体的固定板4上,能上下摆动的E型卡勾2的前齿实现第一级锁扣,同时在固定板4上的摆式衔铁5上轴端凸凹处,与E型卡勾2后齿配合,并由电磁铁6控制摆式衔铁5的左右摆动实现其锁定与打开而构成第二级锁扣的直流电磁铁保持型断电脱扣的二段式结构锁扣装置,使原接触器线圈断电,即节电运行。
所述锁扣装置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上述锁扣装置,当在其摆式衔铁5的上端转轴处增设一个扭簧10,其与电磁铁6之间增设一个推杆8,这样,可使其成为无电运行的手动脱扣的脱扣装置或再增设电磁铁脱扣器可实现通电式脱扣的无电运行锁扣装置。
上述锁扣装置的电磁铁靠摆式衔铁的一端设有微动开关9,用于控制节电运行或装置失灵后的自动转换,使接触器能不间断供电运行,恢复改造前的状态。
上述锁扣装置的设有微动开关9的电磁铁6可作小型中间继电器,使装置与接触器组合成中间继电器式锁扣交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的锁扣装置与已有锁扣装置相比有如下优点:具有弱电保持锁扣功能,功耗小于2瓦,同时又能实现无电锁扣不耗电能,有断电释放,手动释放,通电释放和故障恢复原始接触器工作状态的同时,还具备中间继电器功能,是一种理想多功能的锁扣装置,且主要零部件采用的是板材,所以制作工艺简单,易与现有接触器配合,占居体积小,安装方便,有利接触器的改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交流接触器用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交流接触器用锁扣装置的一种通电锁扣保持,无电脱扣释放的电气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交流接触器用锁扣装置的一种点动锁扣无电保持,手动脱扣释放的电气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交流接触器用锁扣装置的一种点动锁扣,无电保持,通电锁扣释放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所示:1卡板、2卡勾、3拉簧、4固定板、5衔铁、6电磁铁 7脱扣器、8推杆、9微动开关、10扭簧。
图2-4中所示:JC为接触器、TA为停止按扭、QA为启动按扭、D为二极管、R为电阻、C为电容、WXK为微动开关、M为电机、TA′为脱扣按扭、KC1为直流电磁铁、KC2为脱扣器。
可以清楚看到,卡板1位于动铁心上随动铁移动而动,固定板4与定铁心为一体,位于固定板上的E型卡勾2能上下摆动,E型卡勾前齿还与固定板4上端联接一拉簧3,起复位功能,在固定板4上的摆式衔铁5上轴端凸凹处与E型卡板2的后齿配合并由直流电磁铁6控制或由其转轴处的扭簧10控制摆式衔铁5的左右摆动,在直流电磁铁的左端设有微动行程开关9,在直流电磁铁6与衔铁5之间增设一推杆8,可以手动,也可以在推杆8的右上端底侧设一通电脱扣器7,其工作情况是这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市博山电力设备厂,未经淄博市博山电力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0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