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压针阀无效
申请号: | 92240540.9 | 申请日: | 199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祥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祥森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F24C15/00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杨妙琴,唐建元 |
地址: | 450004 河南省郑州市商城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灶具的部件,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液体燃料灶具的可以两次减压的减压针阀。
目前,以石油液化气钢瓶改装后加入液体燃料,然后再充入气体,使瓶内的液体燃料在压力作用下流向液体燃料灶具使之燃烧。开始使用时,瓶内压力较高,为了使液体燃料灶具能在一定压力下正常燃烧,液体燃料在进入燃烧器前必须先减压。通常的做法是在进油软管的前端加一个特制的减压器。由于液体燃料减压器的构造复杂,造价较高,于是就用液化器减压阀代用。而液化气减压阀出口压力只能稳定在300毫米水柱,不能满足液体燃料灶具的使用要求,而且油炉控制阀(即针阀)前端的喷咀,在开关的过程中受到阀针旋转摩擦作用,磨损较快,破坏了灶具的正常燃烧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公开一种减压针阀,使之使用于液体燃料灶具时,液体燃料钢瓶上和灶具上都无需再加装特制的减压阀,即可使液体燃料充分燃烧。而且阀针只有移动而无转动,从而减少了阀针和喷咀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减压针阀的针阀座17的右端装有旋钮19,在针阀座17的左端装有针阀长管2,喷咀1和针阀长管2相联,在针阀座17内装有丝杆座10,丝杆8和阀针座9,其中:针阀座17内左端装有针阀长管座6,针阀长管座6与丝杆座10接触处形成一个环形槽21,针阀长管座6上有小孔22与环形槽21相通,在针阀长管座6与丝杆8之间装有减压胶圈7,在针阀长管2内装着隔簧3,隔簧3中装着阀针4,阀针4上套装着阀针座9,阀针4的右端装着螺母11,垫片12及弹簧13。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该减压针阀不仅具有针阀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减压的作用,且具有两次减压的性能。由于旋钮在旋转时,阀针只作前后移动不作旋转,故保护了喷咀的喷孔不致磨损。这样稳定了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延长了喷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其中:
1、喷咀 2、针阀长管 3、隔簧
4、阀针 5、密封垫 6、针阀长管座
7、减压胶圈 8、丝杆 9、阀针座
10、丝杆座 11、螺母 12、垫片
13、弹簧 14、密封圈 15、密封圈
16、压垫 17、针阀座 18、堵丝
19、旋钮 20、进油口 21、环形槽
22、小孔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具有压力的液体燃料,由进油口20进入针阀长管座6与丝杆座10之间的环形槽21内,然后从针阀长管座6的小孔22进入内腔,形成第一次减压。经第一次减压后的液体燃料经过针阀长管座6和减压胶圈7之间的狭隙,进入针阀长管2中形成第二次减压,在隔簧3的阻尼作用下获得预热,然后经喷咀1喷出燃烧。当顺时针转动旋钮19时,丝杆8在螺旋的作用下向前推进,压迫减压胶圈7,当旋转到一定程度时,油路关断。当逆时针转动旋钮19时丝杆8向右移动,减轻了减压胶圈7的压力,减压胶圈7开始放松膨胀。当减压胶圈7与针阀长管座6内端面的接触压力低于燃料的压力时,燃料便顺着减压胶圈7与针阀长管座6之间的狭隙挤入针阀长管2内,这样就达到了第二次减压的目的。调节旋钮19的进退,改变减压胶圈7的变形量,就可控制进入针阀长管2内的燃料流量,从而达到调节火焰大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祥森,未经杨祥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0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挤泥机
- 下一篇:外装拉线、显示双通双断的拉线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