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窝轮拨盘式排种器无效
申请号: | 92240561.1 | 申请日: | 199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民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寅生,钟淑云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东***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窝轮拨盘式排种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机中的窝轮拨盘式排种器。
在目前市场上,我国种植花生的种植机械中,主要由窝轮和装配窝轮的壳体组成,其不足之处是:播种种量不准确,难以满足花生种植的农艺要求,因此,直至目前种植花生仍多采用手工播种,生产效率极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花生种植农艺要求的新型排种器,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花生种植的机械化问题,同时也满足其它中、大粒农作物的种植农艺要求,达到农作物精播、穴播的机械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轴2上装配齿轮1及上下固定座12和13,窝轮7固定在轴2上位于上壳体8内,上壳体8种子入口处装配毛刷10和挡种板11,主要特点是:上下壳体8和4与其之间的隔板6组合在一起,装配在下固定座3上,隔板6上有一种子落孔,具有精播作用的窝轮7周边上均布有种子形状的型(通)孔。
具有穴播作用的拨盘5装配在轴2上,并位于下壳体4中,拨盘5上均布有拨齿,拨齿与窝轮7中二型(通)孔之间分度线的夹角为α,该角α=,式中ω为拨盘5转动的角速度,S为窝轮7下面到拨盘5下面的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
上述所说的α角实际上标明:拨盘5的齿数多少是由窝轮7周圈型孔数的多少以及所种的农作物农艺要求来选定,以便使拨盘5中二齿之间所对应窝轮7上的单个型孔数之和为一穴;而不同的农作物种子形状、重量各异,农艺要求不同,故种子从窝轮7自由落体到拨盘5内的速度也不同,窝轮7上周圈的型孔形状和型孔数也有所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穴播排种器结构剖视图。
图2是精播排种器结构剖视图。
图3是花生窝轮7结构示意图。
图4是花生拨盘5结构示意图。
图5是窝轮的型孔与拨盘的齿间所成角度α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锥齿轮,2-轴,3-下固定座,4-下壳体,5-拨盘,6-隔板,7-窝轮,8-上壳体,9-盖板,10-毛刷,11-挡种板,12-上固定座,13-种箱。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依照附图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例1:参看图1所示,轴2装配在上下固定座12和3上,联结为一体的上下壳体8和4及隔板6固定在下固定座3上,用键装配在轴2上的窝轮7和拨盘5分别位于上下壳体8和4中,固定在上壳体8上的盖板中,装配毛刷10和挡种板11,盖板9中的型孔上方正对应播种机的种箱13漏孔,轴2上装配的锥齿轮1与播种机中主齿轮啮合并提供动力。如种植花生时,换上对应的窝轮7和拨盘5,窝轮7中二型孔之间的分度线与拨盘5中拨齿(该拨齿与窝轮7中一型孔对齐)有α夹角,α=。工作时,动力带动齿轮1转动,窝轮7和拨盘5同步转动,花生种子由盖板9上的型孔以单粒形式进入窝轮7中,多余种子由毛刷10阻挡,同时挡种板11将多余种子阻挡在盖板9型孔一侧,随着窝轮7转动,落入其内的种子也随之转动,从左侧带到右侧,见图1所示,种子经过隔板6的型孔时,逐一落到拨盘5齿间,拨盘5中的一个齿间正好以一定角度对准窝轮7上的n个型孔,落入拨盘5齿间的种子就以n粒聚在一起,随着拨盘5的转动,已经成穴的种子从右侧带到左侧,经下壳体4底部型孔自由落下,经输种管到达这种床。
实施例2:当需要精播时,仅需进行下列变换即可,取掉拨盘5,将下壳体4底部的型孔由左侧旋转180°移到右侧,如图2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当单粒种子经盖板9进入窝轮7中,随窝轮7转动,种子由左侧带到右侧,种子经隔板6、下壳体4落入输种管到达种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除完成花生的穴播或精播外,还能完成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的穴播或精播,实现一机多用,性能可靠,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和财力,提高劳动生产率30~5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民,未经黄志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0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