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水泵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92241040.2 | 申请日: | 199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惠;杜樾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国惠;杜樾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水泵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水泵控制器,特别是一种由微机控制的消防水泵可编程控制器。
目前我国对火灾消灭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水源灭火,在许多建筑物内部均设有专用水泵,消防喷淋水泵装置及相应配套的电气控制设备,这些供水器件与电气元件均属防患设施,如无火灾、火警,就长期处于闲置不用状态中,当管理跟不上与长期受环境污染及潮湿腐蚀中,这些消防装置逐渐失灵甚至锈死,一旦发生火警需要投入灭火救灾时,设备不能启动运转,达不到予期的效果,问题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的利用PC机控制消防水泵的自动控制器,从而实现消防水泵日常管理自动化,改变长期闲置不动的设备可能造成的锈死甚至失效,成为按规定要求可定期自动起动运转的动态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消防水泵控制器是由供水装置,双路电源电气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①供水装置是由消防池、电磁阀、水位开关、管道压力开关、消防泵和管道泵构成;②双路电源是由接触器KM1、KM2、继电器KA1、三相5线控制电源等组成;其中KA1的常开触点接在A路电源上,KA1的常闭触点接在电源B路上;③电气控制电路是由消防泵、接触器KM(KM4、KM5)过流保护器FR、继电器组合模块或缺相检测器ZR组成,模块中三个继电器线圈分别接至所测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三个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连接,其中接触器KM4为星型接法接触器,另一接触器为△型接法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PC程序是由锁存器keep、中间内部继电器aux、脉冲发生器DIFU、火警开关SB01-n、延时器TIME、输出继电器OUT、计数器CN47和电磁阀YB构成,并按PC各功能程序进行电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性能:
1、对双路供电电源,可自动互投切换或手动切换。
2、在接到火警信号后,立即发出报警音响与灯光显示,同时启动消防水泵运行,开启供水,在高层建筑内有管道泵(加压泵)设备时,管道泵提前于消防水泵工作,当消防水泵工作进入正常状态后,管道泵自停。
3、水泵与电气控制设备均为两套,一用一备,当其中一套发生故障时,另一套自动投入运行,并作出相应的显示。
4、为了提高消防设施的可靠性与解决长期不运行设备锈死失灵问题,新控制能使设备定期运行,自运行试验是在特设的水路自循环下进行的。
5、新控制器具有消防第一的优越性,在任何状态下,只要有火警信号输入,其它让路;
6、当发生火警信号来自误操作时(这时指消火栓处消防按钮被误动水泵起动后可以自停。
7、新控制器能自动检测系统中多种故障,如电机过载、缺相、水泵不工作、缺水等,并作出显示。
8、当消灭火灾关断最后喷水的水龙截门后,消防泵即可自停工作,如需再次用水只要打开水龙截门;消防水泵可以再供水,这对消灭残余复燃的火势极为有利,这也是新控制器的一个特点。
9、新控制器还可以控制喷淋装置、气体灭火装置、排烟通风装置、防火门窗装置,也可以控制隔膜式气压缸、生活水泵等,根据用户要求增减项目,可作为一机多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 供水系统
图2 双路电源
图3 电气控制电路
图4 缺相检测程序
图5 PC机显示程序
图6 电机启动及计数程序
图7 过电流检测及电磁阀开闭程序
图8 PC机输入信号程序
图9 生活泵起停控制程序
图10 自检、手选、消防一起动信号程序
图11 生活泵手动控制
图12 主消防:消防泵Y-△启动,主付转换及检测程序
图13 付消防:消防泵Y-△启动,主付转换及检测自起动定时
图14 消防:起动优先选择、起动输出。
消防水泵控制器的自动控制,主要是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C机)完成的,其控制项目与性能取决于配套软件的编制。
一、控制器的经常状态:
本控制器用在消防系统中,要求经常处于带电工作戒备状态,随时对供电电流、水流等自动进行检测与准备投入消防运行。
二、双路供电自动切换:
消防设备经常由供电单位分A、B两端供电,一般为三相四线制380/220伏,一用一备。本控制器根据国际IEC标准设计为三相五线制即零地分开,当用于三相线制回路中时,可将零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国惠;杜樾,未经许国惠;杜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1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