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拉葫芦无效
申请号: | 92241476.9 | 申请日: | 199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发明(设计)人: | 傅喜廷;马铁民;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起重工具厂 |
主分类号: | B66D3/16 | 分类号: | B66D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葫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工具,即HSZ-80A手拉葫芦系列机体组件中的齿轮及其外形设计。
通常,手拉葫芦由上吊钩装置、下吊钩装置、机体组件、起重链条和手拉链条等五部分组成。机体组件的受力传动件,采用对称排列二级正齿轮传动的结构。
由于手拉葫芦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用单人的手拉力就能拉动手拉链条将重物迅速提升的特点,故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手动起重机械,尤其在作业场地狭小及无电源的情况下,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然而,目前国内外生产和使用的各种手拉葫芦,其机体组件中的一、二级齿轮传动设计,在传动比的确定、齿数、模数、分度圆压力角的选用和实际齿轮中心距的选定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并由此使手拉葫芦产生运转不平稳、轮齿工作应力大、工作安全可靠性差,另一方面,当齿轮模数和传动比及齿轮中心距设计稍大时,虽然其传动质量和强度得到提高,但造成机体组件外形太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这正是有些手拉葫芦体大笨重的结症所在。此外,现有的手拉葫芦机体组件的外形,大多数为整圆形的呆板设计,有的虽非圆形,但制造工艺复杂,且并不典雅美观。因此,对手拉葫芦机体组件的外形,作形式雅丽、层次分明、制造工艺简单的新颖外观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手拉葫芦机体组件中的齿轮传动件及其外观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新颖的HSZ-80A手拉葫芦系列。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1为HSZ-80A手拉葫芦系列的机体组件装配示意图。图中左侧的A-A剖视图表达本机体组件中的齿轮,是采用对称排列二级正齿轮传动。图中,五齿长轴7与左、右两个相同的片齿轮8组成第一级传动,压装在片齿轮8上的两个五齿短轴9与花键孔齿轮10组成第二级传动。如图所示:拉动手拉链条1即带动五齿长轴7、片齿轮8和五齿短轴9、花键孔齿轮10转动,起重链条4就随之上升或下降,从而提升或下放重物。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安装在外墙板11和右墙板5之间的各齿轮,其齿轮中心距全系列采用国内已大批量生产的HS手拉葫芦系列有关零件的对应尺寸和精度;齿轮模数为2.75-3.25;各齿轮分度圆压力角均为25°;全系列三种机型的齿轮传动比分别为17.64、25、33.48。各齿轮的齿数均选用奇数。这种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齿轮中心距与HS手拉葫芦系列相同,节省了新的工艺装备,易于实现批量生产;二是,在手拉葫芦达到体积要求小、自重又要轻的条件下,确保齿轮强度、轮齿的工作应力小,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可靠性和实用性;三是第二级齿轮传动的重叠系数达到0.93以上,简轻了产品运转的冲击性,提高了起重时的平稳性;四是齿轮齿数全部采用奇数,使片齿轮8由不可简化的片齿轮甲和乙两种合二为一,方便了片齿轮8的加工工艺流程和零件管理手续。
附图2为附图1中的手链轮罩壳2的投影视图,由图示可知,其特点为:采用等边弧半径为R的正三角形设计,其三尖角处为120°夹角,以小半径r作弧与相邻两直边相切连接,为提高手链轮罩壳2的刚性和强度,其底部周边采用R1.5翻边的形式,其翻边后的大小、形状与附图1中的左墙板3的形状全同,从而使手链轮罩壳2与左墙板3的固定方法由一般的插入式改为对接式。鉴于以上设计,完全改变了一般的机体组件整圆形的呆板形状,而达到了形式雅丽、制造工艺简单的新颖外观设计的要求。
附图3为附图1中的罩壳6的投影视图,由图示可知,其外形设计与手链轮罩壳2等同,但在其高度方向凸出一个与外墙板11的形状相吻合的长方形台阶,在长方形台阶的凹处,安装产品标牌。从整体上看,这个罩壳6的设计,具有紧凑和独特的新颖造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起重工具厂,未经北京起重工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14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