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微动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2242223.0 | 申请日: | 199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汤育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36 | 分类号: | H01H1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增勇,肖掬昌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微动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动开关的结构,特别指一种利用一金属弹片做为微动开关的共同端与常开端形成回路的结构。
如图1所示,目前一般所使用的微动开关结构10,其外壳为一绝缘体11,其中包括一公共端(COM)12、常闭端(NC)14及常开端(NO)16,该公共端12与接脚13相连接、常闭端14与接脚15连接及常开端与接脚17相连接,在正常情况下,公共端12利用一弹簧18连接一金属动片19,该金属动片19固定于公共端12,并与常闭端14接触而形成回路,当触点20受到外力而下压时,即促使弹簧18带动金属动片19下压,使金属动片19与常开端16接触,而造成公共端12与常开端16形成回路,当触点20被解除外力时,即会受弹簧18的弹力而向上回至原位,此时公共端12又与常闭端14接触而形成回路。
根据上述目前所使用的微动开关结构10,是通过弹簧18使其公共端12与常闭端14或常开端16形成回路的,另该弹簧18必须连接一金属动片19以做为公共端12与常闭端14或常开端16形成回路的媒介,故其结构显得较为复杂,而且要在此种微动开关10上装配金属动片19及弹簧18的工作必需依赖人力才行,尤其是金属动片19及弹簧18均极细微,缺口及孔洞也极小,对人的眼睛伤害颇大,装配速度缓慢,相形之下,其制造成本也就相对的提高,如此说来,虽然此微动开关在结构上或可达到应有的功能,但在制造上却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提高了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2,该图示出对上述缺点略有改进的一种先有微动开关结构的剖面正视图,该微动开关30由一上盖31及下盖32结合而成,该上盖31及下盖32均为绝缘体,且上盖31上方设有一触点45;该下盖32由一公共端(COM)33、一常闭端(NC)35、一常开端(NC)37及一金属弹片39构成,该公共端33、常闭端35及常开端37均由金属导体制成,公共端33两点40、41处则装置一金属弹片39,该弹片39设有一倒V型凸起片43,该倒V型凸起片43的尾端44抵住凸点41右边一凹处,使倒V型凸起片43本身有弹力作用,其与常闭端35触点42接触而使该弹片39达到平衡状态,使公共端33与常闭端35形成回路;一触点45装设于上盖31处,当上盖31与下盖32结合时,使该触点45介于公共端33的二凸点40、41之间,并使触点45落在弹片39上,如图2中的点46所示,当触点45在外力作用下压向弹片39时,该弹片39便下垂使其与常开端37的点47接触而造成公共端33与常开端37形成回路;当触点45解除外力后,该弹片39受本身的倒V型凸起片43所具有的弹力作用,而使其弹至原位与常闭端35接触于点42处,此时,公共端33与常闭端35又形成回路。
根据上述图2所示的结构是将图1的拉伸弹簧变成了压缩板簧,即金属弹片39,是直接在动片上冲压成型的,虽然图2的设计已较图1有了改进,但在装配工作方面,仍必须仰仗人力,还因金属弹片极小,同样有对眼睛伤害的问题,装配速度方面虽比图1结构快些,但仍无法采用振动盘矩阵排列的方式进行快速装配,若要采用振动盘矩阵排列的方式进行快速装配,就必需对图2的设计作进一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改良目前微动开关的结构,在保持应有的功能前提下,使该微动开关的结构更为简单,制造和装配更加简化及方便,以达到利用振动盘矩阵排列的方式进行大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改良目前微动开关的结构,以避免其在装配上造成人力资源上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为降低制造该微动开关结构的成本。
本申请人针对先有技术的缺点对先有微动开关的结构进行了如下改进。即利用图2的原理将一金属弹片替代原有的弹簧及金属片,使其结构简单化,在制造上和装配上达到简化的效果,且在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内部加装两压柱及内部斜面,用以固定金属弹片,在公共端上的两凸点上制造斜面,使其在装配上即能自动使金属弹片产生弹力,而达到该上述微动开关应有的功能,如此即能避免造成人力资源上的浪费,达到利用振动盘矩阵排列的方式进行大批量生产装配的目的,同时还能降低制造成本,。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这些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而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范围作任何限制;附图中:
图1为传统型微动开关结构的立体剖面图;
图2为另一种先有微动开关的结构剖面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微动开关的结构剖面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微动开关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微动开关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2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