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臭内衬无效
申请号: | 92242416.0 | 申请日: | 199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凡;康英杰;张彼德;曲爱丽;曲瑞兰;刘瑞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开凡;康英杰;张彼德;曲爱丽;曲瑞兰;刘瑞珍 |
主分类号: | E03D11/13 | 分类号: | E03D1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设备之蹲式恭桶、排污管,用于解决排污管易被污染而散发异味的缺陷。
长期以来,楼房建筑的卫生间内所采用的蹲式恭桶的排污管一直存在易于结垢,散发异味的问题。从现有的避臭方法中发现,一项实用的新型专利与本设计最为接近。其采用单向活门结构的常闭状态,阻止管中气味上溢。由于活门由弹性蓄能器件保持常闭和实现自动关闭,弹性器件、销轴、轴座等会因疲劳、磨损、腐蚀而失效。活门结构对通道的阻挡也会导致托挂异物进而使得关闭不严,被留在活门上部的异物还要继续散发异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改善该排污管之内表面的物理与化学状态,使污垢难以附着、滋生,而从根本上避除异味的器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与便液中的活性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制成的内表面光滑连续的筒状内衬,并将该内衬嵌入排污管中当内衬的上口与排污管口部贴合良好而其下口接触到存水弯的水面时,管壁原来暴露在空气中部位,也即易于结垢,而产生异味的部位就全部被内衬的表面所取代并封闭起来,而当内衬由耐水、耐酸碱材料制成无孔洞的气密连续表面时,管壁上原有污垢产生的异味就不再能散发出来。当新的管壁由与水呈大接触角之表面状态的材料涂敷或制造时,新的污垢难以附着滋生,异味自然消失。当设置内衬所占用管道的总厚度不大于排污管五年使用期平均结垢厚度(大约8mm)时,可以认为它不会影响正常排污能力。
由于不存在运动部件,仅在水流的冲刷下内衬的寿命可以视同材料本身的寿命;没有阻碍通道的异物将可进一步降低被污染的可能性;另件数量的减少更便于选择材料和工艺,使产品成本更低。
附图一显示了这种内衬的设置状态。泄污口(4)和存水弯的水面(5)之间的管道内壁放入了一个衬套(1)。在局部视图A中显示了内衬(1)的上部有扩边密封构造,其最上部的边缘部分与泄污口(4)呈切线过渡。(2)是安装在楼板中的蹲式恭桶,(3)则是其下接的存水弯和污水管道。
附图二和三给出了内衬的另外两种构造。图二中的(1)是衬体,(2)是用异种材料制成的密封装置,(3)是具有防沾污能力的涂层。图三中的(1)则是一个组合衬套的上部。其具有与泄污口部形成密封、固定和过渡贴合的必要构造。(2)是这个组合体的中下部,只起隔离作用。它是一个用抗沾污材料制成的薄膜筒,用胶粘剂或其它方法固定在上部结构上,工作时在液体冲击下其表面在不停的运动中,不易结垢,即使结垢也能在达到一定厚度时自动清除。无论采用何种具体的衬设计,必须保证的基本条件都是一致的,即材料上耐水、耐酸碱。结构上密封、固定、贴合良好、内表面平整光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开凡;康英杰;张彼德;曲爱丽;曲瑞兰;刘瑞珍,未经李开凡;康英杰;张彼德;曲爱丽;曲瑞兰;刘瑞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2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