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饭锅自动防溢器无效
申请号: | 92242744.5 | 申请日: | 199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8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奎;张巨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连奎;张巨元 |
主分类号: | A47J27/56 | 分类号: | A47J27/56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也平 |
地址: | 11200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饭锅 自动 防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饭锅炊饭中汤水外溢的装置。
电饭锅现已成为使用较普遍的炊具。但目前在使用中常出现汤水外溢现象。已有的一种解决办法之一是:在锅体中设置电子报警装置,一旦锅内压力既将达到汤水外溢的时刻,报警装置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于是人闻讯赶到将锅盖掀开,防止外溢。其缺点是不能自动释放锅内压力,必须由闻听到报警的人来开盖泄压,如果人不能及时赶到,仍然达不到防溢效果。另外这种装置的造价很高,结构也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锅内压力超高时自动开启锅盖从而达到防止汤水外溢的电饭锅自动防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吊梁、限位杆、平衡梁,吊梁前端带有可抓钩住锅盖提手的钩爪,末端带有倚靠斜面,平衡梁带有内槽,里面置有配重体,平衡梁与吊梁末端联接,限位杆置于以上两梁之间并与之联为一体。使用方式与原理是:锅盖盖上之后,将吊梁的钩爪钩放在锅盖提手根部,这样吊梁的前钩爪和末端的倚靠斜面将整个装置支放在锅盖上。当锅内压力增高稍顶起锅盖之时,平衡梁随整个装置发生倾斜,于是里面的配重滑入底端,平衡梁进一步受配重作用,这样整个装置以吊梁的倚靠斜面部位为轴转动,并通过吊梁的钩爪掀开锅盖,当摆转到一定角度时,限位杆抵在了锅体上,防止住摆转,使锅盖掀开足够大缝隙释放压力。
本实新型的优点是可以自动防溢,构造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给出两个实施例,分别由附图1-9和附图10-13给出,下面结合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5分别是沿图1中A-A,B-B,C-C线及D向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吊梁组合件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1中所示的另一吊梁组合件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1-13分别是沿图10中A-A,B-B线及D向局部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实施例1:参见附图1-9,吊梁是可伸缩式的(为适合不同尺寸锅的需要而为之),它由前梁2和后梁4套接而成,前梁2和后梁4分别带有调节条孔16、17,用螺钉3穿过条孔16、17,套上螺母12拧紧联接前后梁2和4,前梁2带有钩爪1,后梁4末端带有倚靠斜面5;平衡梁也是可伸缩式的,它由主衡梁8和配重梁10抽屉式套接而成,其间形成槽15,槽15中放置配重钢球9(其它配重体如金属块等也可)主衡梁8和配重梁10后端头均带有螺孔,螺钉11与此二螺孔螺纹配合联接,使可调节平衡梁及槽15的长度,即可调节平衡度;后梁4的末端和主衡梁8前端及限位杆7顶端同穿连螺钉6并用螺母13配合轴联接在一起,为防止各杆件联接形变,中间可夹有轴套14,当吊梁,平衡梁及限位杆7相互间的位置,角度调整适宜后即可将螺钉6拧紧固形。
实施例2参见附图10-13。由套接在一起的前梁19和后梁20组合成可伸缩式的吊梁(类似伸缩式天线的结构),前梁19端头带钩爪18,后梁20带倚靠斜面26;平衡梁由主衡梁23和动配合套接在主衡梁23后部的配重梁24组成,配重梁24带有密封槽25,里面放置配重钢球9,通过在主衡梁23上移动配重梁24来调节平衡度;后梁20末端和主衡梁23前端及限位杆21端头同用螺钉22轴联接在一起,当吊梁,平衡梁及限位杆21相互间位置和角度调整适宜后,即可将螺钉22拧紧固形。
以上二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及动作原理参见图14。
图14中,a为初始安装状态;b为锅内气压超高将锅盖顶起的瞬间状态;c为配重球下移,使得本装置摆转,从而将锅盖掀起泄压的状态,此状态一直保持到人为干预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连奎;张巨元,未经王连奎;张巨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2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