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剪断器无效
申请号: | 92243276.7 | 申请日: | 199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22 |
发明(设计)人: | 许春河;袁文达;徐胜利;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消防器材总厂 |
主分类号: | B23D29/00 | 分类号: | B23D29/0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72100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剪断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剪断器制造领域,主要适用于现代消防、交通及民用、军用航空、水下打捞等领域的抢险救援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是:目前的剪断器,在结构设计上以机械动力为主,在消防、交通、航空、水下打捞中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其重量大、压力小,难以满足工作所需。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以液压为动力源且重量轻、压力大的液压剪断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液压剪断器的设计:剪切力22吨、开口距离100mm、重量≤20kg。为了确保上述参数的实现,对承载零件采用有限元分析,达到优化设计、减轻重量的目的,采用高强度精密铸造合金,实现高强度、低重量的要求,对承压的液压件选用高强度铝合金,通过锻工序使其组织致密大幅度的提高。结构设计上:液压剪断器的剪刀片1通过销轴2联接成铰链机构,剪刀片1的尾部分别与销轴3和连杆4组成活动铰链,连杆4的另一端装入联轴节6的内槽中且用销轴5联接成铰链机构,联轴节的尾端与活塞8联接,油管9位于活塞8的中心部位,缸盖10的一端与油缸7联接,另一端与双向液压锁11联接,控制换向阀13与双向液压锁联接,手轮12用来操纵控制换向阀,高压输油胶管14位于手柄16内且与控制换向阀油路连通,手柄15位于铰链机构外壳上。油缸7、活塞8、油管9、缸盖10、双向液压锁11、手轮12及控制换向阀13构成剪断的液压系统控制部分。工作原理:从油泵输出的油压通过油管进入控制换向阀,在控制换向阀开通位置上进入油缸,推动活塞运动,活塞带动活塞杆,活塞杆通过其头部与剪刀片连接的双连杆带动剪刀片,实现剪切的功能,在油缸压力达到最高工作压力时,剪切刀片的剪切刀力也达到额定的吨位要求。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剪刀片与活塞杆采用双连杆连接,克服了运动过程中的始点和爬行现象;二是采用液压为动力源具有压力大、剪断速度快的优点;三是剪刀片及其零部件采用高强度合金精铸后锻造热处理,具有使用寿命长、重量轻的优点;四是控制换向阀的设计具有进给、保压、换向、回程的功能,实现了泵体不保压时,剪断器可自行保压的功能;五是剪断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以叙述。
如图所示,剪断刀1是由两只带有锋利刃口的刀片,通过销轴2联接成铰链机构。刀片尾部分另与销轴3和连杆4组成活动铰链。而连杆4另一端装入联轴节6的内槽中,用销轴5联接成牢固的铰链机构。联轴节的尾端与活塞8联接,当工作油缸工作时,即可完成剪断功能。中心部位油管9是执行活塞8回程时输送液压油的通道。缸盖10起着联接工作油缸7和双向液压锁11的作用,控制换向阀13通过定位螺钉牢固地与双向液压锁11连接在一起。油缸7、活塞8、油管9、缸盖10、双向液压锁11、手轮12及控制换向阀13组合成剪断器的液压系统控制部分。手轮12是用来操纵控制换向阀的。高压输油胶管14位于手柄16内,手柄15位于铰链机构的外壳上。剪断器与手动泵,通过高压胶管和快换接扣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全的闭路工作系统。手动泵(或机动泵)是液压压力源,为系统提供动力。手动泵和剪断器配套,可实现剪断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消防器材总厂,未经宝鸡消防器材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3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