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烟灰自熄灭香烟无效
申请号: | 92243350.X | 申请日: | 199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甄;张艳丽;刘涛;刘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甄 |
主分类号: | A24D1/00 | 分类号: | A24D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寅生,钟淑云 |
地址: |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大***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灰 熄灭 香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特殊卷烟纸,尤其是指无烟灰、自熄灭的香烟。
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普通、高级的香烟,还是普通、高级的雪茄烟或卷烟,都是用易燃烧的纸作包装,这样使用者在吸烟中,各类烟丝和包装纸一同被火点着,一同变为灰烬,当吸烟结束时,还需将香烟头或雪茄烟头或卷烟头用手指在烟灰缸内压灭或用脚踩灭,因而存在这样的缺点,吸烟者手持点着的烟,落下的灰烬四处飞扬,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点着的烟头易碰烧周围人的皮肤或衣服,由于烟头不能自灭,甚至引起家庭、森林、库房等火灾,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彻底消灭香烟在使用过程中四处飞扬的烟灰,并能够自动熄灭烟头,从而达到干净卫生、减少由烟头引起的各种火灾和损失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香烟、雪茄烟和卷烟的圆筒形包装纸是由均匀分布透气孔(槽)的高温不变形纸1和纸1中透气孔(槽)处有普通包装纸2构成,香烟3过滤嘴上部一小段的熄灭烟火带4是由不带透气孔的高温不变形纸1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
上述所说的香烟、雪茄烟和卷烟的包装纸是由均匀分布透气孔或槽的高温不变形纸1复合粘贴在普通外包装纸2内组成。
上述所说的香烟、雪茄烟和卷烟的包装纸是由均匀分布透气孔或槽的高温不变形纸1和纸1中透气孔或槽内挂满普通的包装纸浆组成。
所说的高温不变形纸是由合金铝箔或耐高温化纤制成,在温度为600~650℃以上不变形。
所说的高温不变形纸1中,透气孔面积占一根香烟或雪茄烟或卷烟包装纸中M×S段面积的3/4~1/2。以保证吸食烟中有足够的氧气,但同时也应保证定型圆筒形的高温不变形纸1能裹住烟灰。
所说的香烟3中的熄灭烟火带4长为4~8毫米,而非过滤嘴香烟为15~20毫米。
所说的圆筒形高温不变形纸1中均匀分布透气孔或槽的形状是:呈棱形网格状、矩形、圆弧矩形、圆孔形或工字字符等形。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香烟棱形格网状透气孔包装纸展开示意图。
图2是香烟外观示意图。
图3是香烟矩形状透气孔包装纸展开示意图。
图4是香烟圆弧矩形状透气孔包装纸展开示意图。
图5是香烟圆孔形状透气孔包装纸展开示意图。
图6是香烟工字形透气孔包装纸展开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依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由合金铝箔材料制成在高温600~650℃以上不变形的纸1中,有呈棱形格网状透气孔,纸1下部有4~8毫米宽的平整形状作为熄灭烟火带4,这种高温不变形纸1与普通香烟包装纸复合粘贴在一起组成整个香烟包装纸,厚度为0.05~0.2毫米,高温不变形纸1中网形透气孔面积是对应M×S段面积的3/4~1/2,经卷烟成型机包装后成型,见图2所示。当使用者在点着烟后吸食中,外包装纸2燃烧变成纸灰烬,包装纸2内复合的高温不变形纸1由于不变形,故仍裹着烟丝灰烬掉不下来,当香烟快吸尽时,由于过滤嘴前端有隔绝氧气的熄灭烟火带4,故香烟在吸食尽前就会自动熄灭。
实施例2:见附图图3~图4所示,基本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高温不变形1中的均匀分布的透气孔形状呈矩形或呈圆弧矩形,如果采用卷烟或雪茄烟,则熄灭烟火带4位于烟一端。
实施例3:见图5和图6所示,基本同实施例1所示,所不同的是该包装纸的结构为单层,在高温不变形纸1上,均匀分布的圆形或工字字符形透气孔、槽中,挂满普通卷烟纸浆,其横向透气孔、槽可向包装纸M两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燃着的香烟、雪茄烟或卷烟在高温不变形纸卷内,烟灰被裹着掉不下来,香烟吸食到最后,烟头燃着面积无透气孔,故缺氧自动熄灭,避免了使用者因乱扔烟头引起的各种火灾,能够减少国家、集体和个人不必要的损失。
2、由于烟灰能被储存,故减少了烟灰对环境的污染,干净卫生,使用者即使躺在床上吸烟,也不必担心掉下烟灰和燃着的烟头火星。
3、本实用新型分为双层香烟纸和单层香烟包装纸,因燃着的香烟接触氧气的面积减少,故其自燃速度降低,吸食香烟的有效长度增加,并也延长了香烟的保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甄,未经刘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3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