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插接结合的小型散热扇无效
申请号: | 92243731.9 | 申请日: | 199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27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银树 |
主分类号: | H02K5/00 | 分类号: | H02K5/00;H02K11/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华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插接 结合 小型 散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小型散热扇。
现常用的散热扇,如图4所示线圈A与线路板B之间的结合系由线圈A的基座C上设有塑胶凸柱D,凸柱D部分凸出于线路板B的孔E外,并以热熔方式将凸出的塑胶凸柱D予以熔压或扁平状F,从而使线圈A与线路板B相连结。由于用热熔方式结合较为麻烦,且放出燃气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很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插置结合结构的散热扇,以提高工效和改善劳动环境,避免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散热扇线圈的基座上,设有至少二个凸柱,凸柱的前端为一直径较凸柱直径小,而与基板的定位孔相配合的颈部,颈部的端头部设有一直径稍大于定位孔的台阶,端头部的最前端呈锥头状。
散热扇组装时,基座藉助其上的凸柱的端头处的锥形头在施以足够的压力下,能快速地穿过定位孔,使其颈部卡陷于定位孔,及由锥头部大于定位孔的台阶将线圈与线路板固定结合,从而实现快速插接结合的目的。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进一步叙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装图。
图3为图2中B位放大图。
图4为已有小型散热扇中线圈与线路板的固定结合结构图。
由图1~3可见,小型散热扇由转子的扇叶3及定子的线圈1、线路板2等部分所组成,扇叶3中的中心转轴31穿过线圈1的中心孔13、线路板2的安装孔24、由一定位环32扣于转轴31的颈位而组合,定子部分的线圈1的基座11上,设有至少2个凸柱12,其特征在于凸柱12的前端为一直径较凸柱直径小而与基板2上定位孔21相配合的颈部13,颈部的端头部设有一直径稍大于定位孔21的台阶16,而其前端14呈锥头状,凸柱12可穿过线路板的定位孔21,并卡陷于凸柱的颈部而形成线圈与线路板的固定结合。散热扇组装时,凸柱12在足够的压力下使锥头14及台阶16快速穿过定位孔21,使颈部13卡陷于定位孔21,并由台阶16的作用,使线圈1与线路板2迅速的插扣结合,从而实现快速插接固定结合。
图3所示结构为采用在凸柱12的中心开设有分离槽15,以使凸柱的锥形头14及台阶16更能轻易地通过基板2的定位孔21,而形成固定结合。
此外图1、2中线路板2中的通孔22是为了使起动集成电路块23卧躺设置其内而设有,这样不仅使散热扇的体积及厚度减少,而更为精致小型化,而且还可使起动集成电路与转子的磁极所产生的磁场中心更为接近。由于集成电路块的位置角度是固定的,转子的起动点亦是固定的,所以当两者磁场中心更为接近时,马达的起动运转就更为良好,散热扇的寿命就长,且不会有死角或不起动状况发生。
由上述这些结构特征可知,本实用新型可得到快速插接结合固定的效果,和避免热熔凸柱所产生有臭、毒气体的产生,因此可大大增加功效和改善生产环境。而线路板上的开孔22及其内卧躺式设置的起动集成电路块,则对总体厚度减小及使散热扇小型超薄化则更使其具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银树,未经洪银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3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低阻消烟脱硫除尘器
- 下一篇:人血白蛋白热处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