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骶椎吊牵带无效
申请号: | 92243949.4 | 申请日: | 199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树森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 |
代理公司: | 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述之 |
地址: | 063004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骶椎 吊牵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骶椎吊牵带,用于牵引、整复治疗胸、腰骶部疾病,属于骨伤科的医疗器具。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有两种,一种垂直悬吊牵引兼手法治疗,这种机械化程度高,但结构复杂,造价高,不便于患者个人使用,另一种是腰椎牵引器,可随身携带,如CN2038378U公开了一种携带式腰椎牵引器,它包括胸围带、骨盆带,在胸围带、骨盆带两侧各装有能使胸围带、骨盆带升降的齿条轴棘轮升降机构。它改变了传统的卧床牵引方法,病人操作方便,但是,结构仍较复杂,属于一种固定或单纯牵引器,在牵引的同时不能实施手法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使用,在牵引的同时能够实施手法治疗的腰骶椎吊牵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根据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的原理设计的,由两根悬吊带、两条系紧带、两块弧形肋卡板构成,其两根悬吊带的四端分别用螺钉固定在两块弧形肋卡板外侧两边边缘处,两块弧形肋卡板上悬吊带的内侧分别用螺钉固定有对称的皮条,两条系紧带分别从固定的皮条的间隙穿过,将弧形肋卡板固定于肋胁部,起系紧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弧形肋卡板呈与人体肋胁部相配合的弧,外形尺寸做成长170厘米,宽160厘米,厚1厘米。
本实用新型相比背景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易于掌握使用;2、使用腰骶椎吊牵带时,由于弧形肋卡板置于两肋处,因此,在牵引的同时能够实施手法治疗;3、使用范围广,适用于胸、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腰椎间盘突出、骶骼关节半脱位等多种胸、腰骶部需要牵引、整复治疗的疾病,各类医院、疗养院的骨伤科、体育训练机构及广大的腰腿痛患者。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悬吊带(1)、固定螺钉(2)、皮带(3)、扣环(4)、螺钉(5)、弧形肋卡板(6)、系紧带(7)。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见图1,两根 悬吊带(1)的四端分别通过螺钉(5)固定在两块弧形肋卡板(6)外侧两边边缘处,弧形肋卡板呈与人体肋胁部相适应的弧,外形尺寸一般做成长170厘米,宽160厘米,厚1厘米,亦可根据人的胖瘦、高矮的不同做成几种型号,以适应不同人的需要;每根悬吊带(1)内侧弧形肋卡板(6)上用螺钉(2)固定有数量相等的皮条(3),两条系紧带(7)从固定皮条(3)的间隙穿过,通过扣环(4)将系紧带系紧。
使用时,参见图2,将两块弧形肋卡板(6)分别置于两肋下,通过两个扣环(4)分别将两根系紧带(7)系紧,从而将腰骶椎吊牵带固定在腰间,悬吊带(1)挂在支架上,悬吊高度,以使患者离地为宜。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人体自身重量和下肢的不同方向摆动而达到牵引、整复治疗胸、腰骶部疾病的目的,在实施牵引的同时,医生可站在患者的背后实施手法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树森,未经赵树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39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