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膜式压力脉动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92244659.8 | 申请日: | 199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15 |
发明(设计)人: | 时嵩年;赵燕平;朱希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16 | 分类号: | G01N3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德桢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压力 脉动 缓冲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隔膜式压力脉动缓冲器。
目前,在离子色谱仪或液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中,经常采用往复式柱塞泵作为高压液体的输液设备。这类泵,尤其是单柱塞泵,在输送溶液时,其工作过程的“唧取-压送”往返动作使流路中的溶液存在着与泵体中活塞作用频率同步的明显的压力波动。即所谓的压力脉动。脉动着的液体压力使分析仪器的基线呈现出相同频率的起伏噪声,影响了分析仪器的检测精度。为了减小这种压力脉动,曾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缓冲器,可分为波登管类,扁圆管类和隔膜腔体类等种形式,前两种的共同缺点是工作溶液的死体积较大,不利分析仪器中对快速更换流动相的要求,隔膜腔体结构的缓冲器虽有较小的死体积,但不易取得理想的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工作溶液的死体积小,经久耐用的隔膜式压力脉动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设计的,缓冲器在整体结构上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缓冲腔室,每个腔皆用两个不同种类材料的隔膜片来隔离流动相(即我们称之为的淋洗液)和缓冲液体。与流动相相接触的隔膜片紧贴在腔室盖的内侧,用有机材料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与聚四氟乙烯膜片紧密相贴的另一膜片和缓冲液相接触,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前者隔膜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后者隔膜片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两者组合后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缓冲液体采用具有较大体积压缩系数的已烷溶液。腔室盖上有两个具有内螺纹的孔与淋洗液流程中的管路接头相配合,并有穿透的小孔与盖内侧的环状沟槽相连通,在腔室盖与缓冲腔室之间有密封圈,并用螺钉固紧。这样便由腔室盖、密封圈、隔膜片、缓冲腔室、缓冲液体和螺钉构成了左右对称的两个缓冲器。两个缓冲器之间用导管连通,第二级缓冲器的腔室壁上可通过导管与压力仪表相连接。
其工作原理是,当带有脉动压力的淋洗液从腔室盖的入口进入盖内侧沟槽,其变化着的压力随即通过两层膜片传递到已烷溶液中,并引起该液体体积的变化,随着压力的增高,液体体积被压缩而储能,随着压力的降低,液体恢复体积而释放出储能。由于已烷的优良储能性质,使淋洗液的脉动压力减弱效果好。在第一级缓冲器中已取得压力缓冲作用的淋洗液随即进入第二级缓冲器,使压力脉动得到进一步的抑制和减弱。应用这种压力脉动缓冲器的分析仪器获得了平直的基线和良好的技术指标。
本实用新型具有抗酸、碱侵蚀的化学稳定性,能在15mPa下正常工作,缓冲效果好,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图1 缓冲器结构图
图2 缓冲器侧视图
图3 图1A局部视图
1、缓冲器 2、3,缓冲腔室 4、5,隔膜片
6、流动相 7、缓冲液 8、腔室盖
9、螺纹孔 10、小孔 11、环状沟槽
12、密封圈 13、密封圈 14、螺钉
15、注液口 16、堵头 17、注液口
18、管接头
实施例
本缓冲器1在整体结构上见有左、右两个对称的缓冲腔室2、3,每个腔室皆用两个不同种类材料的隔膜片4、5来隔离流动相6和缓冲液体7,与流动相相接触的隔膜片4紧贴在腔室盖8的内侧,用有机材料聚四氟乙烯制成,与聚四氟乙烯膜片紧密相贴的另一膜片5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与缓冲液相接触,缓冲液体采用已烷溶液,腔室盖上有两个具有内螺纹的孔9与流动相流程中的管路接头相配合,并有穿透的小孔10与盖内侧的环状沟槽11相连通,在腔室盖与缓冲腔室之间有密封圈12、13并用螺钉14固紧,这样便由腔室盖、密封圈、隔膜片、缓冲腔室,缓冲液体和螺钉构成了左右对称的两个缓冲器,两个缓冲器之间用导管连通。在上述机械装配完成后,即可从注液口15灌入缓冲液,充满后用堵头16密封,然后再从注液口17同样灌满缓冲液,注满后立即用连有压力传感器的管接头18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4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