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挂式电话机话筒无效
申请号: | 92244822.1 | 申请日: | 199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30 |
发明(设计)人: | 任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广伟 |
主分类号: | H04M1/03 | 分类号: | H04M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挂式 电话机 话筒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通讯设备终端——电话机话筒的(简称话筒)。
现有的电话机分为墙挂式、台式、立式、袖珍式、整体式,以及扬声电话机等。但除扬声电话机外,使用电话时都需手握话筒,有时不得常把话筒夹于颈部,极不舒服、方便。扬声电话机虽可以直接通话,不占双手,但也存在着通话易受干扰、声音模糊的缺点,且价格相对较高;话务员用套头送话器受使用方式限制,难以广泛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电话机话筒,需要时可随时挂于耳廓部,不占双手。
方案是:在话筒受话器部位伸出话筒外罩平面一半环形悬挂圈,或其它形状可悬挂于耳廓处的部件。
优点:1、制造成本低;2、使用舒适、方便;3、适用面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加装按钮控制装置,悬挂圈平时收于话筒外罩凹槽内,按下按钮,悬挂圈自动弹出。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受话器端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话筒前罩及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话筒后罩及部件的仰视图;
图4是话筒受话器端的左视剖面图;
实施例:具有半环形悬挂圈1;悬挂圈1的限制孔柱2;连接部件3;连接部件上的挂钩4;可移动挂钩部件5;挂钩部件5上的横向连接杆6;弹簧钢丝及孔座7;带动连接部件3的弹簧钢丝9;钢丝固定座10;话筒前、后罩连接分界线11;话筒后罩12;话筒前罩13;半环形凹槽14;挂钩部件5的限制槽15;按钮限制孔柱16;按钮17;挂钩部件5上的挂钩18。受话器安放在连接部件3和话筒前罩13所围成的空间8内(图中受话器省略),因话筒送话器端结构不变,与此专利申请内容无关,故图中省略。
向话筒前罩13按压悬挂圈1,悬挂圈在限制孔柱2内滑动,推动与其相连的连接部件3上的挂钩4向挂钩18移动,连接部件3有弱弹性,挂钩4和挂钩18可越过挂钩突出部而啮合,悬挂圈1落入凹槽14内,呈收回状态。悬挂圈1呈收回状态下,按下按钮17,按钮17在按钮限制孔柱16内滑动,通过与其相连的横向连接杆6,推动挂钩部件5在限制槽15内滑动,使挂钩18和挂钩4交错而脱离啮合状态,靠弹簧钢丝9的弹力,推动连接部件3移动,从而推动与其相连的悬挂圈1弹出话筒前罩13,呈现可悬挂于耳廓部的使用状态;松开按钮17,钢丝7推动挂钩部件5复位和与其横向连接杆6相连的按钮17重新弹出,又呈图3、图4所画位置。不使用悬挂功能时,按压悬挂圈1,又可呈收回状态。
话筒重量应尽量轻,悬挂圈1用钢管制造,电话机底座叉簧处加装磁铁,通过磁铁对悬挂圈的吸引力,保证叉簧通断自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广伟,未经任广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4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