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退式油管捞矛无效
申请号: | 92245213.X | 申请日: | 199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4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党社;吴宗文;党军礼;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长油矿管局青化砭油矿;吴宗文;党军礼;王乐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中群,徐秦中 |
地址: | 71600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退式 油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工业中用以打捞井下油管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可方便退出的可退式油管捞矛。
目前,公知的油管捞矛有两种:一种由捞矛杆和滑块组成,滑块在捞矛杆上滑动,借以卡住油管上提;另一种捞矛是由几节旋合体组成,通过旋合体增大体积来使油管上升。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是:前者在遇到上提不力等特殊情况时,捞矛不能顺利退出;而后者则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脱扣现象。凡上种种,均会给打捞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退式油管捞矛。改进后的装置不仅能打捞井下油管,而且能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顺利地退出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它是在现有的带有滑块捞矛的基础上,对捞矛矛体做出改进,即在捞矛的矛体上增设了由弹簧控制的调整体和调整杆。工作时,通过调整体、调整杆、滑块重力及油管管壁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使捞矛在打捞起升时,滑块的外缘尺寸等于或稍大于油管内径以卡住油管;而在遇到特殊情况提升不力时,又可使滑块的外缘尺寸小于油管内径,以使捞矛能够顺利地从油管中退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实施例中捞矛入井前和进入油井下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实施例中捞矛打捞油管正常起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该实施例中捞矛退出油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退式油管捞矛具有一根杆状矛体2,矛体下端一侧开有一道上部稍深的梯形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数枚梯形滑块1,当滑块1位于滑槽上部时,其外缘点与矛体外壁略齐。在矛体的前端同轴伸出一较细杆颈21,在杆颈21上套设有一副由弹簧3压置的调整体4,调整体4上对应于滑块1的一侧上伸出一根用于压挡滑块1的挡杆。在矛体2的下端对应于滑块1的另一侧开有一平滑槽,同时设置有一个可在该槽内作平行滑动的L型调整杆5,调整杆5的尾端为一副设于调整体4上的小弹簧7所压挡。此外在矛体2的下端位于调整杆5一侧还开有一个定位槽6。图中标号8为杆颈下螺帽。
该捞矛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捞矛下入油井前,先将调整杆5的上端插入在矛体2下部的定位槽6中,并用手旋拧螺帽8,使调整体4在弹簧3和调整杆5的作用下处在图2的状态,此时诸滑块1由于可以向上滑动,固捞矛能够顺利地下入到油井中。捞矛在正常起升时,矛体上的滑块1卡在油管内,在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矛体上的各个滑动部分产生一定量的变形,使滑块1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进而带动调整体4向下移动,使调整杆5离开定位槽6,在弹簧7的作用下回复到图3所示的位置,此时的捞矛矛体可用于正常打捞。若当在打捞过程中,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需要使捞矛从油管内退出时,则可先将整个捞矛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于是诸滑块1在管壁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捞矛矛体2上移一小段距离,调整体4在弹簧3的作用下,回复到图4所示的位置,此时,矛体上诸滑块的外缘均小于油管内径,如此即可保证将捞矛矛体顺利地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长油矿管局青化砭油矿;吴宗文;党军礼;王乐,未经延长油矿管局青化砭油矿;吴宗文;党军礼;王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452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