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0226.5 | 申请日: | 1993-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92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尊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尊景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A01G23/00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锦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岩 岩层 稳定 绿化 施工 | ||
1、一种泥岩或岩层坡面经整地成人工坡面后,于其表面设置数个斜向排水槽,于排水槽间散布数个植根区,数植根区间设置植根管以连通,植根管内装设数种有机肥料且其底部适当位置并埋设于泥岩内,于植根区可植入具有使树根呈横向生长之树丛包,并令树根个别导入植根管内,使相异树丛包之树根于植根管内迅速生长且紧密相互缠绕,以形成泥岩绿化之稳定基部;
又于泥岩或岩层面上未栽植树丛包之其它层面固设数个植生速绿袋,速绿袋依草根生长期之不同而分成多区且承装多种有机料以提供草本植物自发芽至成长之适生场所,部份植生速绿袋并贴附于植根管上以形成对植根管之保护层,整体布置完成后即以液态肥料持续喷植整个坡面,以达到改良坡面岩质及提供草本与木本植物迅速成长之目的,藉由上述方法提供泥岩或岩层面适为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共生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液态肥料包含微生物,渗透剂,特殊粘剂,腐植酸,微量无毒,适量P.K及保水剂等。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排水槽及植生速绿袋之设置倾斜角以2度为较佳。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树丛包以气生根植物为较佳,且使其主根于培育时先切除为较佳。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植根管以易于一定时间内腐烂之素材制成为较佳。
6、按权利要求5所述之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植根外壁可加设防护层,以防止水份及草根入侵,其管内可充有机氧料,微生物,缓性肥料及吸水粒子等。
7、按权利要求6所述之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植根管外壁较低位置可加设背衬体,以提供植根管较为稳固者。
8、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植根管之设置以放射状排列为较佳。
9、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植生速绿袋内分设萌芽区,成长区及保水区等,于区内各含有适当介质以提供种子生长,各介质经充份搅拌装植于袋体内,使含有介质之袋体为柔软状,为一可依附于任何地形之接触面之植生袋体。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之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植生速绿袋体材质以人造纤维棉为较佳。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植生速绿袋内于萌芽区内含介质以泥炭土,适当量保水剂肥料及种子等较佳,成长区内含介质以高有机质成份之IB或CDU缓效性肥料及较高比率之保水剂等为较佳,保水区内含介质以保水剂及缓效性肥料为较佳。
12、按权利要求9所述之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速绿袋萌芽区,成长区及保水区之间隔以多孔隙天然纤维棉隔绝。
13、按权利要求9所述之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速绿袋内袋体间隙,以维持在保水剂吸水膨胀后最大体积之2/3为较佳,以提供保水剂吸水膨胀后得适度密闭袋体侧壁间隙,以防止氧份及水份散失。
14、按权利要求9所述之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植生速绿袋装设于较低位置之侧壁,得加设一不透水保护层,可减少水份蒸散及无谓渗泾流。
15、按权利要求1的所述之泥岩或岩层坡面稳定绿化施工法,其中栽植树丛包之长成树干可限定其枝条及高度,以助于根系所需氧份之汲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尊景,未经黄尊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02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苏罗玛布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月灵春云芝口服液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