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溪黄草茶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0595.7 | 申请日: | 1993-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17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发明(设计)人: | 钟经伦;谭宗明;钟赣堃;吴增铨;陈永清;郑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翁源县青云山保健食品厂 |
主分类号: | A61K35/84 | 分类号: | A61K35/84;A61K35/78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千知化,周长久 |
地址: | 5126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溪黄草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配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来源于植物材料的医用配制剂。
据“全国中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粤北中草药”等书记载,溪黄草的功用是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治疗黄胆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等有较好疗效。由于其性寒凉,多服或久服易引起口淡,肠胃不适,腿、眼睑浮肿等阳虚证,因此不适于患慢性疾病病人服用。民间流传有配用溪黄草的秘方,但是在选药、组方、配比以及工艺上存在不足,所以其散瘀、护肝功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配用方法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抑制溪黄草的寒凉性、发挥其软坚散瘀,治肝护肝功效的溪黄草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溪黄草茶的制造方法由以下措施实现:
按照下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选取:
溪黄草 15~20
白花蛇舌草 10~15
茯苓 10~15
虎杖 5~10
金钱草 5~10
茵陈 7~11
黄芪 10~15
灵芝 7~11
柴胡 5~10
大枣 2~5
清洗后,加入3~8倍重量的水煮提2~3次,每次1~3小时,煮提后过滤,合并各次煮提后的滤液,静置,除去沉淀,于80℃下浓缩至密度为1300~1350kg/m3的流膏,在流膏内加入糖粉,制粒,于40℃下干燥,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溪黄草茶。
本发明所述的溪黄草茶不但抑制了溪黄草性寒凉的特性,而且突出了其软坚散瘀和治疗甲肝、乙肝、丙肝等功效,能促进睡眠,增进食欲,提高白血球及血色素,对肝炎引起的肝区不适、转氨酶升高具有特殊疗效。对神经衰弱、尿道感染、腹胀、肝区不适、病后体弱等患者均有较好疗效。
实施例:选取溪黄草11.5kg,白花蛇舌草8.5kg,金钱草4.8kg,茵陈6.0kg,柴胡4.8kg,洗净,加入280kg水,煮提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再加入210kg水,煮提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选取茯苓8.5kg,虎杖4.8kg,黄芪8.5kg,灵芝6.5kg,大枣2.0kg,洗净,加入240kg水,煮提3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再加入180kg水煮提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再加入90kg水进行第三次煮提,煮提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将上述各次滤液合并,静置24小时后除去沉淀,在80℃下浓缩成密度为1348kg/m3的流膏15.7kg。加入110kg糖粉,混合均匀,制粒,于4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得溪黄草茶102.4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翁源县青云山保健食品厂,未经广东省翁源县青云山保健食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0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