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痒器无效
申请号: | 93100851.4 | 申请日: | 199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71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吉;苏宝石;张繁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连吉;苏宝石;张繁友 |
主分类号: | A61N1/20 | 分类号: | A61N1/20;A61N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海运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焦宪长,郭梅 |
地址: | 11601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痒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理疗器械。
迄今为止,对于蜂类、某些蚁类或毛虫类等的叮咬或刺螫所造成的后果,中西医均采用外用或内服药物止痒的方法。外用药不仅止痒维持时间短,而且使用也不方便,特别是不能根治;内服药物不仅止痒速度慢,而且对于药物不适者,还极易引起过敏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痒速度快,且能根治被蚊虫等叮咬部位的非药物消痒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它包括低于安全电压的电源,与电源正负极连接且与被叮咬处及其周围红肿的皮肤接触的两个电极装置。
当皮肤被释放酸类物质的蚊虫等叮咬后,将两个电极装置放置在被叮咬处及其周围,使其有电流通过,这样游离在血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将会迅速降低并消失。从而达到速效消痒根治的目的。
鉴于被蚊虫叮咬的患部往往呈近似圆片状。为了达到全面理想的根治效果,所说的两个电极装置的结构可做成:一个为环状或多点式结构,即做到把患部的周边或周围包围起来;另一个可做成置于环状或多点式结构中间的柱状,从而使患部置于电场之内。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剖面图。
图中4是放置电源的电池盒,其中的电源采用一节5号电池5。1是经点6与电池5的一端相连的柱状结构电极,2是经点7与电池5的另一端相连的环状电极。它们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当两电极1和2与皮肤接触后,则电池5的正负极将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图1中的3是对称地固定在柱状电极1附近的永磁片,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两块永磁片,其表面平均磁感应强度为300mT,永磁片3的位置略低于两个电极装置1和2所处的平面。这样,在电磁的综合作用下,将比单纯在电的作用下效果会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1、止痒速度快:如叮咬后立即使用,则在30-60s内即可根治;如果被叮咬后间隔时间较长才使用,也只需1~5min即可根治。
2.避免了:1)因使用药物所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2)因使用药物止痒较慢、而用手抓挠引起的感染。
3.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易于规模生产;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连吉;苏宝石;张繁友,未经王连吉;苏宝石;张繁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0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米粉的新颖制造方法
- 下一篇:吹气式机翼前置气流诱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