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康片无效
申请号: | 93100869.7 | 申请日: | 199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3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悌君;吴筑华;周凤和;方友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制药二厂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康片 | ||
本发明具有散邪通窍、清热解毒、行气祛痰、消肿止痛,属于中药复方制剂。
在已有技术中,治疗同样疾病的中成药较多,如“千柏鼻炎片”、“鼻炎康片”、“鼻炎宁片”等,而这些中成药所含药材均为常用的抗炎药材。本发明所含之中药材鹅不食草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瘀消肿;漆姑草散结消肿、解毒止痒;鱼腥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羊耳菊解表散寒、祛风消肿、行气止痛;绣线菊清热解毒;枫香果祛风通络,利水下乳;大蓟根凉血止血、散瘀消肿,而上述各味药物,在已有技术中均为单方,并未组成复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技术中的中成药效果不佳,以七味单味药组成方剂,提高其临床效益。
本发明足将鹅不食草12.08%,鱼腥草15.52%,大蓟根15.52%,漆姑草10.34%,绣线菊15.52%,枫香果15.52%,羊耳菊15.52%的中药材用水蒸汽蒸馏,馏出挥发油,然后药渣加水3~4倍蒸煮两次,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0℃热测),冷却,按1∶1.50加入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热测)的稠膏,然后加淀粉、糊精等辅料制成软料,用14目铁筛制粒,70~80℃通风干燥,12目铁筛整粒,加入润滑剂后按2kg稠膏加10ml挥发油的比例加入挥发油,压制成片剂,常规包成糖衣,包装即得。
鼻为肺的开窍之路,肺为嫩脏,易感风寒、风热、肺燥等邪气,造成开窍通路患病。本方以鹅不食草为君,具有辛散温通、芳香走窜、通彻表里上下之性。温肺腑,善通鼻窍,散寒除湿,辛香走窜,外达肌表散风寒,内入脏腑散里寒。配以鱼腥草、羊耳菊、绣线菊为臣,协助鹅不食草辛散温通之力,加强透达肌表,上行头面宣通鼻窍,畅旺血行,内达肺腑,宣通气机,散寒除湿。方中以苦寒和甘寒的漆姑草、大蓟根为佐,苦寒清热解毒、消痛排脓、凉血止血;苦泄散瘀消肿;甘寒清热生津,润燥开闭,使以路路通,上行祛风止痒,通络止痛,又能抑制辛温药物之燥性,总观本方,寒热并用,辛苦同施,由于配伍巧妙,仍属平性方剂,故治鼻渊,不论寒、热、燥所致,均用之有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散寒通窍,清热解毒、祛瘀消肿、疏风通络、凉血止血,用于各种鼻炎、鼻窦炎,兼治咽喉炎,并预防感冒,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3.9%。观察结果见表:
实施例:
1、处方:鹅不食草0.604kg,鱼腥草0.776kg,大蓟根0.776kg,漆姑草0.517kg,绣线菊0.776kg,枫香果0.776kg,羊耳菊0.776kg。
2、制法:取上述药材用水蒸汽蒸馏,馏出挥发油,药渣加入3~4倍的水蒸煮两次,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0℃热测),冷却,按1∶1.50加入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热测),然后按1∶1加入淀粉、糊精制成软材,用14目铁丝筛制粒,70~80℃通风干燥,12目铁筛整粒,加入润滑剂,并按2kg稠膏加10ml挥发油的比例加入挥发油,压制成1000片,按常规法包糖衣,包装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制药二厂,未经贵阳制药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0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粉条(丝、皮)为基料的组合方便包装菜肴
- 下一篇:加酶棒状衣领净及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