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加热器用燃烧器的燃料扩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01178.7 | 申请日: | 199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29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D5/00 | 分类号: | F23D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加热 器用 燃烧 燃料 扩散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将未雾化状态的液体燃料和从外部供入的燃烧用空气加热,在汽化了的混合气中点火,从而形成火焰的旋转加热器用燃烧器,特别是一种向整个汽化室内均匀广泛地喷射液体燃料,使之完全汽化,完全燃烧的旋转加热器用燃烧器的燃料扩散装置。
一般情况下,旋转加热器如图1所示,贮存液体燃料L的燃料箱1被固定在底板2上。
该燃料箱的上侧处,为了让经该侧设置的空气过滤器3吸入的燃烧用空气强制向其上方供给而设置的内螺旋桨设置在回转轴11a上,在马达M的驱动下旋转,上述马达M的周围连接有围住马达M以使让由内螺旋桨4吸入的空气通过送风筒5,其上侧处设有内部汽化室,连有外部燃烧器7。
上述汽化室6由上盖8和下盖9构成,在汽化室6和外部燃烧器7之间设有内部燃烧器10,该内部燃烧器10的上部形成多个火焰孔10a。
汽化室b的内部、沿马达M的回转轴11b延伸,在位于该回转轴11b的上端侧固定有喷射来自喷咀16的液体燃料L的雾化盘12,雾化盘12上部可转动地设置有将自喷咀16喷出的雾化状态的液体燃料L与燃烧用空气混合并汽化的雾化风扇13。
雾化盘12中通过安装在燃料箱1上部靠电子泵14供应燃料的导管15将液体燃料1供给喷咀16。内部和外部燃烧器10、7的上端安装有燃烧器盖17,其一侧周边上朝着火焰孔10a固定有通过放电产生火花的点火器18,点火器18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火花感应棒19。
另一方面,在汽化室6下盖9的下底面上插装有加热从喷咀16喷出的液体燃料L及由内螺旋桨供给的燃烧用空气的予热加热器20,该予热加热器20的一侧以相接触的方式安置有感知温度以使之保持在一定程度上的热敏电阻21。
这样,这种结构的旋转加热器随着固定在由马达M驱动的回转轴11a上的内螺旋桨4的转动将外界的燃烧用空气经空气滤清器3吸入强制供入送风筒5中,而由于电子泵14的运转,液体燃料则沿燃料供应导管15向上流动,通过喷咀16在雾化盘12中雾化。
再者,随着马达M的转动,回转轴11b也转动,带动雾化盘12以及雾化风扇13转动,雾化盘12中从喷咀16喷出进行雾化的未雾化状态的液体燃料L由于雾化盘12的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喷入汽化室6中与燃烧用空气混合,再经过予热加热器20加热,让上述未雾化状态的液体燃料L与上盖8,下盖9的内壁接触汽化,燃烧用空气与汽化气体则通过雾化风扇13的转动混合成为混合气。
该混合气体经过下盖9上形成的通孔9a从内部及外部燃烧器10、7之间上升,并从内部燃烧器10上形成的火焰孔10a喷出。而后,从火焰孔10a喷出的混合气与由点火器18产生的火花接触点燃而形成火焰。
然而,这种结构的旋转加热器是在汽化室6内喷雾的,因而液体燃料的喷雾量、扩散范围等对燃烧状态、燃烧效率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上述装置如图2所示,在上盖8及下盖9形成的汽化室6内,与马达M同轴的回转轴11b的前端连接着有开口12a的雾化盘12,其上侧固定有让因回转轴11b的转动而汽化的混合气通过下盖9上形成的通孔9a送至内部燃烧器10的位于火焰孔10a一侧的雾化风扇13。该雾化盘12上侧部形成有让未雾化状态的液体燃料L喷出的喷出口22。
如上所述,以往的旋转加热器用燃烧器的结构是在马达M的驱动下回转轴11b转动,在雾化盘12及雾化风扇13转动同时,通过燃料供给导管15向雾化盘12内供给的液体燃料由于雾化盘12转动的离心力而沿雾化盘12内侧壁上升,从喷出口22喷入汽化室6而形成雾化。
然而,上述以往的旋转加热器用燃料器的燃料扩散装置由于从雾化盘12上周部形成的喷出口22的间隙喷出的燃料上下喷射力小,因而汽化效率低下,这不仅是产生不完全燃烧的起因,而且还会带来产生焦油、发出令人不快的臭味的问题。
本申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带来的问题为目的提供一种增大汽化室内喷出燃料的喷射角,使之能够完全汽化、完全燃烧的旋转加热器用燃料器的燃料扩散装置。
另外,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液体燃料产生焦油、进而在点火开始之初及灭火时不会因不完全燃烧而产生臭味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1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