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金属板材制管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01222.8 | 申请日: | 199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62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24 |
发明(设计)人: | 肯尼特·米齐尔·休莫 | 申请(专利权)人: | 休麦尔罗米尼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2 | 分类号: | B21D5/12;B21C3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板材 装置 | ||
1、一种板材滚压装置,包括绕纵轴在框架(24,25)内转动的芯棒(11);安装在芯棒上沿轴向伸出的夹持肋(14),当芯棒转动时它用于夹住绕芯棒弯曲的板材(10)的边缘;轴向平行于芯棒并在芯棒下面安装的滚压辊(15),它用于与板材表面接触并对板材和芯棒施加压力;其特征在于:上述滚压辊为单滚压辊,在板材滚压过程中,根据夹持肋(14)邻近单滚压辊(15)的位置,单滚压辊(15)可相对于一个通过芯棒纵轴(11a)延伸的垂直平面侧向运动,从而在对上述板材(11)施加压力时不会卡住夹持肋(14)。
2、按权利要求1的一种板材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单滚压辊(15)对上述板材(10)施加垂直压力,从而避免了芯棒(11)上不希望有的侧向力,当夹持肋(14)未邻近滚压辊(15)时,滚压辊(15)可调节到正对准芯棒中心(11a)。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板材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芯棒(11)适合于空心锥形管的成形,上述芯棒由一组盘形叠片(16)组装而成,每一个盘形叠片的直径稍稍小于相邻一侧的盘形叠片的直径,而又稍稍大于相邻另一侧的盘形叠片的直径,因而各盘形叠片组装起来就形成一个截头锥体,上述各盘形叠片安装在一个骨架(12)上,使得各盘形叠片与骨架之间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随着上述芯棒的转动,使板材弯曲成锥形曲面和最终制成锥形管材,其过程是先将上述板材绕芯棒弯曲约180°后,再用芯棒咬入板材的相对边缘并弯曲板材的剩余部分而形成完整的管材。
4、按权利要求3的一种板材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盘形叠片(16)固定安装在沿着上述芯棒(11)全长延伸的轴杆(10)上,各盘形叠片彼此保持预定的间距,从而形成希望的锥度(θ1,θ2)。
5、按权利要求4的一种板材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盘形叠片(16)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截头锥体的锥度来改变。
6、按权利要求5的一种板材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板材弯曲操作中芯棒可能遇到的力的大小,利用至少一个与某些或每一个盘形叠片(16)连接的隔离棒(12)来使各盘形叠片分开一定距离。
7、按权利要求6的一种板材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隔离棒(12)来安装夹持肋(14),从而形成了板材弯曲芯棒911)。
8、按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一种板材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该框架具有直立的相对端部(24,25)和活动支架(22),上述直立的相对端部(24,25)具有轴颈(26),用以支承锥形芯棒(11)的相对端部,并且至少上述一个轴颈(26)是可向上或向下活动的,安装在上述基座上的第一个滚压辊具有与上述锥形芯棒相邻表面平行的板材咬入区,并可对插入到上述芯棒和上述第一个滚压辊之间的金属板(10)施加压力,以及安装于上述活动支架(22)上的第二个滚压辊,它具有与上述锥形芯棒相邻表面平行的板材咬入区,上述装置还包括响应于轴颈(26)的运动而带动上述支架运动(或反之亦然)的机构,由此使与活动轴颈(26)相邻的支架(22)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为活动轴颈(26)移动量的两倍。
9、按权利要求8的一种板材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芯棒的两端可与支架(22)的两端进行相当的移动,从而可以调节出芯棒不同的直径和锥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休麦尔罗米尼斯有限公司,未经休麦尔罗米尼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2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工艺
- 下一篇:两便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