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劣质原料油复合加氢裂化催化剂无效
申请号: | 93101936.2 | 申请日: | 199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9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发明(设计)人: | 门存贵;陈广文;陈贵才;付玉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47/04 | 分类号: | C10G47/04;B01J23/88 |
代理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马洪发,赵建华 |
地址: | 16371***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劣质 原料 复合 加氢裂化催化剂 | ||
本发明涉及劣质原料油加氢裂化催化剂,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加工劣质重烃油的复合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及制备方法。IPCC10G45/00。
本发明的复合加氢裂化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为W-Mo-Ni,助活性组分为Sn-F,担体为SiO2-Al2O3-β分子筛的多功能复合加氢裂化催化剂。该催化剂适合于一段一次通过的加氢裂化工艺过程,在临氢及适宜工艺条件下加工劣质混合原料油时,能生产出优质的中间馏分燃料油。
众所周知,大庆炼油厂生产中得到的一种焦化蜡油中氮化物的含量很高,总氮含量大于2000ppm。用这种焦化蜡油作原料,在加氢过程中,其氮化物转化成NH3,NH3可以使加氢催化剂的酸性中心中毒,导致催化剂活性很快下降,甚至使催化剂失去工业使用价值;另外,焦化蜡油中含有较多的胶质(4-7%(重))、焦粉和稠环芳烃(30%左右(重)),它们在加氢裂化过程中发生副反应,引起结焦并加速生成焦炭,导致催化剂的温升速度加快,使用寿命缩短,促使催化剂过早失活,致使加氢裂化装置停工。
要克服劣质重油,特别是焦化蜡油进行加氢裂化以生产中间馏分燃料油的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提供一种优质的多功能加氢裂化催化剂,并提供一种可行的加氢裂化工艺方法。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一种催化剂能够长期适用于加工劣质重油,特别是加工焦化蜡油、催化循环油、减压馏分油等的混合原料的加氢裂化工艺。当然,更没有采用一段一次通过的加工含有焦化蜡油50(重)以上或者含有催化循环油50%(重)以上的混合原料油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加氢裂化工艺方法。
目前国内外工业加氢裂化生产装置,大部分使用分子筛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在处理焦化蜡油时存在两个较大难题:一是由于分子筛的裂化活性较强,其加氢活性相对较弱,因此就使有机氮化合物和胶质等化学杂质的加氢造成一定的困难。二是由于分子筛的孔道一般比较小,稠环芳烃等直径较大的分子,就难于进入分子筛的孔道中,致使这类分子的加氢饱和开环造成了困难。上述两个问题,不仅带来了加氢生成油的质量差,而且,使得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大幅度下降,甚至导致催化剂迅速失活。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两段串联加氢裂化工艺或者一段全循环加氢裂化工艺技术。加氢裂化加工含焦化蜡油混合原料的报导有,例如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家。混入焦化蜡油最多的炼油厂是原苏联的乌发炼油厂,其焦化蜡油混入量最高也只有30%,其采用的加氢裂化工业生产装置,是两个反应器或三个反应器,装入两种催化剂或者多种催化剂。工艺过程是:物料先经加氢精制段,进行加氢精制,脱除N,O,S等化学杂质,然后物料进入加氢裂化段,进行加氢裂化反应,使大分子油料转化成较小的分子及异构体分子等。然后,有的再经一次加氢精制,以补充精制效果之不足,使反应进行的完全,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
美国联合油公司采用两段全循环加氢裂化工艺对含5~10%焦化蜡油的混合原料油,先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有一个或两个反应器装入精制催化剂)进行原料油精制反应,脱除氮化物,氧化物和硫化物等。然后进入装有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反应器,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反应物料再进入后精制反应器(或者在加氢裂化反应器下部装入后精制催化剂),进行补充精制,以使产品质量达到质量标准。只有短期生产标定报导,无长期生产资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加氢裂化催化剂,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劣质烃油的加氢裂化方法,即一段一次通过的加氢裂化方法。使用本发明的多功能复合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加氢裂化方法可以加工劣质烃原料,例如焦化蜡油、催化循环油、减压馏分油、丙烷脱沥青油等。本发明的催化剂有很好的抗中毒能力,大的容炭能力,优良的活性及稳定性等,从而可以长周期(一年以上)正常加工劣质重烃原料,生产优质的中间馏分油,例如-35号柴油、航空煤油及石脑油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研究院,未经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1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机无线系统中话音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自由基聚合反应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