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料袋装栽培食用菌的工艺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3102216.9 | 申请日: | 199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5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12 |
发明(设计)人: | 江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宏林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料 袋装 栽培 食用菌 工艺 设备 | ||
一种生料袋装栽培食用菌的工艺和设备,涉及到生产食用菌的范畴。
由本人提出的于1989年11月15日公开(公开号:CN1037063A)的名为生料栽培食用菌的工艺和设备的专利申请(以下简称为原申请),是与本发明相近的技术方案。但该方案采用块式栽培,使用的机具和动力较大,投资较高。而且适用范围较窄,其培养方式和产量也存在缺陷。
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和设备,形成一个生料栽培食用菌的完整工艺,使其广泛适用于各种原料生料栽培食用菌,其培养基的固、液、气三相值更加合理和稳定,产量更高,而且降低建厂投资和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使用人工和机械,将原料处理后装袋,接种,培养菌丝体和子实体,疏松秸秆类原料经揉搓,冲洗后,制成中间有孔的片状坯料,装入中央有芯管的塑料薄膜筒袋中,或致密屑状原料(如棉籽皮、木屑等)经配料,搅拌后分层装入中央有芯管的塑料薄膜筒袋中,一个筒袋装入坯料多片或原料多层,片(或层)之间接种,后固紧袋口在芯管上,成为培养基,培养菌丝体和子实体。
培养室设可移动悬挂梁,在菌丝培养阶段,将培养基的芯管串连,紧密排列悬挂,移动悬挂梁,变换人行道位置,可使管理人员就近对每一袋培养基进行操作管理,并调节所有培养基的培养环境趋于一致,当在子实体阶段,培养基作隔位悬挂,整个园柱体培养基表面都可成为出菇面,通过移动悬挂梁,进行人工或机械采收子实体。
通过向芯管内注水,补充培养基水份。
这里所述的芯管,是一种中空,壁上有孔,内壁有环形槽,一端有托盘,两端都有挂钩的硬管。
当以机械方法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时,由揉搓机、压力机、草料分装机、卡紧装置(图2)、脱模装置(图3),或拌料机、分装机、振荡机,分别与套袋装置(图4)、接种器(图5)和扩张器(图6)组成成套设备。
疏松秸秆类原料经揉搓、冲洗后,进入分装水池中,网栅和控制器控制有料水面的大小,以保证草料悬浮成一定厚度,网篮分装器由升降装置控制深入水中后垂直升起到位,翻转装置使网篮中草料倾入料盒中,令披散在网篮外的草料进入料盒底部,从而使原料能比较均量、均匀和规整的分装。
装好料的料盒(1)送到卡紧装置(图2),由压力机压迫模型板(2)到位,打孔锥(3)上的齿槽与承压板(4)下方卡(5)上的齿在弹簧(6)作用下啮合,从而使原料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压紧状态以利成型并挤出多余水份。
卡紧装置送至脱模装置(图3),拉动手柄(9),U型铁(11)后退,带动滑轮(10)压迫弹簧(6)使卡(5)松开,模型板(2)借原料回弹力弹起,由索(7)牵引的爪(3)在手柄作用下伸入料合(1)自动抓住模型板,当手柄复位,牵引模型板离开料合,U型铁和卡也随之复位。
套袋装置(图4)由筒圈(12)、分割成两半的夹具(13)、手柄(14)和分割成两半的定位套(17)组成。将塑料薄膜筒袋(15)一端固紧在芯管(16)上,并靠紧固定的一半定位套,一端套上筒圈,扳动手柄(14),使另一半活动的夹具和定位套到位,将筒袋夹紧和将芯管固定在袋中央。
套好筒袋的套袋装置送至料合下端,接种器(图5)到位,利用接种器自重,将原料压入筒袋中,扳动手柄(23),连杆(13)带动活塞(21)上锥面封闭贮种室(19)口,下锥面启开定量斗(20)口,菌种下落后由锥面分流器(22)控制成内外双环由接种口(24)接入原料中,其内环紧靠芯管,外环紧靠筒袋壁。当手柄复位,活塞下锥面封闭定量斗口,上锥面启开贮种室口,完成定量分装。此装置可广泛应用于颗粒或粉状物定量分装,在本发明中还用于屑状原料分装。
当多片(或层)装袋接种完毕,扩张器(图6)到位,握紧轴(26)上手柄(25),带动滑套(27)移动,动幅(28)和定幅(29)作用张力片(30)开张,绷紧橡皮圈,将扩张器套在筒袋上,松开手柄使张力片复位,橡皮圈即将筒袋固紧在芯管上。通过对幅条长度变化,此扩张器还可广泛应用于对各种形态变化的控制,在本发明中还应用于套袋。
致密屑状原料经拌料机配料搅拌均匀后,由分装机将原料定量分层装入套袋装置上的塑料薄膜筒袋中,振荡机使原料分布均匀,松紧适度,其余工艺同上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宏林,未经江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2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的选育方法
- 下一篇:疮疡净针剂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