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信号和计算机数据的传输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3102224.X | 申请日: | 199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9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亚伦 |
主分类号: | H04H1/00 | 分类号: | H04H1/00;G09B5/04;H04L27/00;G11B27/1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音 信号 计算机 数据 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声音信号和计算机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通过一个发送设备将声音信号及计算机数据信号同步地传输到一个或更多接收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教学、报纸和广播是社会的不同行业,但就信息传输的角度而言,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信息由一个信息源产生,供给数目不限的信息接收者使用,其中的信息有声音形式的听觉信息和文字画面形式的视觉信息。特别是在教学领域,通过信息传播的电视辅助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目前电化教学中的两种主要手段。
教学过程需要有视觉教材(如文字和画面)和声音教材。采用电视技术的电视辅助教学可以把这两种教材很好地联系起来,使收视者(学生)不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由于教学节目是以电视广播的方式传播的,利用电视机、录像机在学习方面为学生创造了地理空间和时间上的很大方便。特别是由于电视辅助教学手段具有有声和有开放而廉价的授课(传播)媒介的主要优点,因而它已成为电化教学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电视辅助教学手段不可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测验,特别是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测验,从而通过测验结果及时而且灵活地改变教学进程(教学进度),最多也只能由学生通过对放像机“停、倒、静止画面”的控制,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因此这种教学手段缺少可变性和灵活性,是一个被动式的学习系统。
与之相比,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CAL和(Computer based training)CBT,则弥补了这一不足,除了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可向学生提供视觉教材之外,它最突出的优点是:计算机可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测验,根据测验的结果由计算机自动地编排下一步的教学进程,实现因人施数。所以可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主动式的教学手段,是一种比电视辅助教学更有发展前途的教学手段。当然,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还应该进一步向学生提供声音教材,而且还需要有一个象电视广播那样廉价而开放的授课(传播)媒介。
在解决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声音问题上,近几年出现了计算机与激光视盘、计算机与激光唱盘(CD)结合而成的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它可通过激光视盘或激光唱盘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视觉教材和声音教材,同时又具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优点,教学进程灵活可变、能因人施教。但在这种教学手段中,教学传播介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并且节目制作(包括激光视、唱盘的制作)技术难度高、设备昂贵。为了解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传播(授课)媒介问题,近几年来人们还试图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如,局部数据网和公共数据网、以及电话网。这些网络的综合使用有可能使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扩大到任何一个角落,但学生终端必须设在网络设备(如电缆)所能延伸得到的地点。而且,用这种数据网络传输声音信号,经模/数(A/D)转换后的声音信号的数据量非常大,使之难以实施应用。另一种新的能同时传输声音(电话、广播)、文字、图像(目前是用于静止画面,今后还有可能发展到包括电视节目)、以及计算机数据的综合性的公用网络,例如,目前正在筹建中的德国ISDN网,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进入实用阶段。用这样的网络虽然可以同时解决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声音问题和授课媒介问题,但这种传播媒介远不如无线电广播网那样普及、开放,而且对学生来说其技术难度和费用至少在近期内是难以接收的。
另一方面,就作为目前记录和传播社会公共信息的主要手段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而言,它们所记录和传播的信息,如新闻、告示、经济信息、商业广告、以及天气、交通信息等等,也具有声音和/或书面两种形式。随着社会公共信息量的与日剧增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的接收者(读者和听众)不但希望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报纸的信息传播速度显然已嫌太慢),而且还希望能借助于计算机对这些公共信息进行检索和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廉价有效地同步传输声音信号和计算机数据的方法和系统,在目前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同时解决声音教材和开放式授课媒介这两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利用计算机对报纸、广播和电视所记录和传播的社会公共信息进行检索和加工,以便这些信息能供多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伦,未经王亚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22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