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蛋保健营养饮料及制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02275.4 申请日: 1993-03-08
公开(公告)号: CN1078871A 公开(公告)日: 1993-12-01
发明(设计)人: 李树斌 申请(专利权)人: 李树斌
主分类号: A23L2/38 分类号: A23L2/38
代理公司: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邬连成,符丽霞
地址: 032200***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保健 营养 饮料 制取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是配有中草药的全蛋保健营养饮料及制取方法,涉及饮料的制取方法。采用对全蛋煮熟、粉碎匀质,用酸性蛋白酶处理进行生物转化生成含有蛋白质成份的均匀全蛋乳白色液体,再加入中草药等调配成各种多味全蛋保健营养饮料,有补脑强身、解毒防病等功效。

众所周知,鸡蛋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主要动物蛋白食品。蛋白是理想的营养佳品,其氨基酸含量相当丰富和均衡,经过酶分解后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黄中含有卵磷脂,有滋补大脑作用,故本发明制取的全蛋饮料,把蛋中的营养得到充分利用;另外,随着我国开放改革,目前我国养鸡业迅速发展,市场上的鲜蛋大幅度增加,有的地方已供过于求,出现了卖蛋难的局面,特别在夏季因受运输和保存条件的限制,使一些养鸡场、养鸡户因此而陷入困境,为此如何将鲜蛋加工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保健营养饮料,是利国利民的需要,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有技术,有日本特开昭51-38461公开一种滋补粉末饮料的制取方法,昭54-16597加酒蛋饮料的制取方法及昭64-85060蛋饮料的制造方法,以上这类蛋饮料及制取方法存在不足之处:

1、在制取过程中,蛋中的蛋白或蛋黄中的某些营养成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被丢失,即不是全蛋饮料。

2、饮料调配中只注重提味爽口,普遍采用常用的白糖、香精等,而没有加入保健药物,不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本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开发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含有中药的全蛋保健营养饮料,价格低廉,有一定防病治病的作用,是一种补脑强身、解毒防病的全蛋保健饮料,而且制作简单。

本发明全蛋保健营养饮料的制取方法,是以鲜蛋为原料,经生物转化过程生成小分子蛋白质,经过滤、杀菌、调配制成各种风味的全蛋保健营养饮料其特征在于:

1、鲜蛋煮沸3-5分钟,剥掉壳皮,粉碎匀质,加入蛋白酶等组成的生物转化反应液,蛋白质与反应液按4∶6比例置入恒温的反应罐内,温度为45-55℃,进行1-2小时负压反应后,负压为150mm水银柱,再滴入微量酒和醋精继续反应1-2小时,温度为70-80℃生物反应过程结束,去掉负压,升温80-120℃约10-15分钟为灭酶过程,制取成均匀全蛋乳白色液体,其含蛋成份为32%。

2、用柠檬酸等调PH值至3-5;

3、调配时加入甘草浓缩液、蜂蜜等,以甘草的天然色素制取呈微黄色的全蛋保健营养饮料。

4、生物转化反应液是由1N盐酸40ml+蒸馏水1000ml+蛋白酶3g+氯化钠2g配制成。

下面详细阐述发明全蛋保健营养饮料及制作方法、工艺流程

见附图

具体制作步骤:

第一步,鲜蛋物理处理:

1、将鲜蛋(最好是下蛋后5-7天的蛋),用水清洗蛋壳;

2、将洗好的整蛋煮沸3-5分钟;

3、剥壳去皮;

4、将全蛋用匀质机粉碎,过80-100目筛。

第二步配反应液:

用1N盐酸(9.5%纯盐酸)40ml+蒸馏水1000ml+蛋白酶3g+精制氯化钠2g。

第三步生物转化过程:

1、将反应液6份加入蛋匀质4份,置入恒温的反应罐,温度为45-55℃,进行负压反应1-2小时,负压为150mm水银柱,每15分钟搅拌一次。在反应过程中,蛋的营养经生物转化后分解变成易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蛋白质和20多种氨基酸的形式存在,蛋的转换率为80%;通过负压反应基本上去除了蛋的腥味。

2、向反应罐内再加入含多元醇的白酒万分之一和白醋精万分之一,反应1-2小时,起到了提味作用,增加了香味。

3、去掉负压后升温至80-120℃需10-15分钟为灭酶过程。

通过上述1、2、3生物转化过程反应结束,反应罐内成为均匀全蛋乳白色液体,其中蛋含量为32%。

第四步过滤:用1-2细菌漏斗。

第五步调配:根据全蛋保健营养饮料浓度及保健营养等需要,用下面配料按不同百分比调配制取各种风味不同的全蛋保健营养饮料。

配料组成以百分比计:除全蛋乳白色反应液外,配有甘草浓缩液、蜂蜜、白糖、香精、净化水等。

下面说明配料中为什么加中药甘草:

甘草的成份:含有(1)甘草甜酸、经水解生成甘草次酸、葡萄糖醛酸、亚甘草酸、光甘草酸。(2)甘草素。(3)甘草醇。(4)甘草酮、甘露醇、葡萄糖、蔗糖、苹果酸等。

甘草药物性能:甘、平,入十二经,有清热解毒、补气和中等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斌,未经李树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22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