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重叠管整体除冰的机翼在审
申请号: | 93102535.4 | 申请日: | 199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72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30 |
发明(设计)人: | 理查德·L·罗克霍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B·F·谷德里奇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5/16 | 分类号: | B64D1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宪模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重叠 整体 除冰 机翼 | ||
1、在一种除冰装置中,具有多个紧贴着积冰表面的位移元件,和一个在位移元件下的支撑结构,而所述位移元件为与流体压力源连接的膨胀管的形式,其特征在于:一个沿所述积冰表面纵向伸展的第一下层位移管子和至少一个沿所述积冰表面纵向伸展的第二管子,以及单独可膨胀所述第一和第二管子的装置,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管子沿横向部分相互重叠连接,从而所述管子之一的膨胀即可致使所述管子的其它管的部分产生动作,从而在所述的集冰表面增加了弦向应变并且在所述的集冰表面上扩大分布疲劳应力的区域。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改进的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管子的重叠应不超过它们各自宽度的25%。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改进的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管子在所述的重叠之处被粘结在一起,从而一个管子的膨胀即产生一个透发其它管子的位移的应变,以增加在所述吸冰表面的剪切力。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改进的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积冰表面是薄的高张力模数的外壳的一部分,而所述的支撑结构是一个非金属的高强度模数的加强纤维基体。
5、按照权利要求4的改进的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管被粘接地连结到所述上层的外壳以及所述的处于下部的各个腈酚或环氧树脂层,这样,所述的外壳,位移管子和支撑结构即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表面除冰能力的前缘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改进的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中央位移和许多在所述中央管的每一侧横向相邻的,各自沿所述集冰表面纵向延伸的管子,每个所述的管子与至少一个横向邻接的管子结合,相邻的管子在其宽度方向部分重叠,所有所述的管子构成一个整体的管垫,该管垫结构地与所述的处于其上部的集冰表面和其下部的支撑结构接合起来。
7、按照权利要求6的改进的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冰表面,位移元件和下部的支撑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式的除冰装置,它能被连接到机翼的前缘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改进的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位移管是由至少一个织物层制做,在所述织物的至少一面涂有固化的聚合材料形成的管子。
9、一种具有整体表面除冰能力的结构元件,包括:
a)高张力模数的非金属纤维加强基体结构的复合基础;
b)高张力模数的外壳;及
c)薄的力和位移产生装置,其包括沿所述的外壳纵向延伸的许多可膨胀的管状元件;
所述的力和位移产生装置处于外壳下部并与所述的外壳连接,又位于所述基础之上并与之连接;所述的许多可膨胀的管状元件具有至少两个横向相邻的管状元件,该元件并沿着各个边缘部分在宽度方向被重叠并连接起来,从而,一个管子的膨胀可产生一个透发相邻管子位移的应变。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结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元件是可与流体脉冲膨胀装置连接的,每个管状元件相对于紧贴着连接的管状元件是可独立地膨胀的。
11、按照权利要求9的结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元件之一的膨胀,即引起所述外壳的移动和引起紧贴着的管状元件的移动,从而在所述的外壳上增大了弦向应变并且在所述的外壳的较大表面区域分布疲劳应力。
12、按照权利11的结构元件,其特征在于横向紧贴的管状元件沿着所述的边缘部分被粘结在一起,该边缘的部分小于或等于管状元件的宽度的25%。
13、按照权利要求9的结构元件,其特征在于在与机翼的组合中,该结构元件被固定到所述的机翼上,从而形成机翼的前缘。
14、一种制造用于前缘的管状流体位移除冰装置的方法,包括:
a)成形一个集冰的外壳;
b)通过纵向平行地铺设相邻的膨胀位移管,并以重叠的形式横向连接所述的管来成形一组力和位移垫;
c)成形一个支撑基础;
d)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固化和连接组合的外壳,力和位移垫和基础以构成除冰装置。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成形所述力和位移垫的步骤包括,单独成形涂聚合物的可膨胀管元件,在固化所述管状元件之前,粘结地结合所述许多管状元件构成一个垫,及在垫层与所述的外壳和支撑基础连接之前,按其在完成的除冰装置中将呈现的形状固化所述位移垫层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F·谷德里奇公司,未经B·F·谷德里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25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硝胺及亚硝酸盐的抑制
- 下一篇:废聚氯乙烯的再生方法及其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