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2667.9 | 申请日: | 199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72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07 |
发明(设计)人: | 尤景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景三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B29D12/00;B29D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洁敏,林长安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补强热 塑性 塑胶 球拍 框架 制法 | ||
1、一种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这种制法首先以至少一层热塑性塑胶薄膜以及一层具预定纤维走向的补强长纤维依序叠置卷绕于一具预定形状的心模上而构成一管状物,再自心模取下该管状物并置入一模具的模穴内,然后对该管状物施以预定的内部压力并加热至超过热塑性塑胶熔点的温度,用以使融熔的热塑性塑胶于这些补强长纤维层的各纤维丝之间流动且使该管状物依据模穴的形状成型,最后在维持前述的内部压力下,冷却该管状物,使热塑性塑胶固化;
其特征在于:
前述管状物的热塑性塑胶薄膜层是预先卷绕于该心模上,而该补强长纤维层则是在该心模旋转下将长纤维束以同一纤维走向且沿该心模的长轴方向位移的方式连续地缠绕于该热塑性塑胶薄膜的表面。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形成一第二管状物的步骤,其是将一第二塑胶薄膜层直接卷绕于前一管状物的长纤维补强层的表面,然后再于该心模旋转下将长纤维束以同一纤维走向且沿该心模的长轴方向位移的方式缠绕于该第二热塑性塑胶薄膜层的表面,形成一第二补强长纤维层,借此构成一多层状的管状物。
3、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塑胶薄膜层是以带状的热塑性塑胶沿该心模的长轴方向卷绕于其表面上,或者前一长纤维补强层的表面上。
4、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塑胶薄膜层的表面呈网状。
5、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于该管状物的最外层再卷绕一热塑性塑胶薄膜层的步骤。
6、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各管状物的补强长纤维层是以不同的纤维走向加以缠绕。
7、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该心模在卷绕第一热塑性塑胶薄膜层之前,先套穿一可挠性塑胶薄管的步骤,该塑胶薄管的熔点较热塑性塑胶为高,用以在加热的同时于该塑胶薄管内引入加压气体做为内部压力。
8、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该管状物自心模取下后而尚未置入模具之前,将一可挠性塑胶薄塞穿于该第一热塑性塑胶薄膜层内部的步骤,该塑胶薄管的熔点较热塑性塑胶为高,用以在加热的同时于该塑胶薄管内引入加压气体做为内部压力。
9、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引入加压气体时,有节奏的增减气体的压力,用以使该塑胶薄管可以收缩膨胀交互动作的方式对该管状物提供内部压力。
10、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长纤维补强热塑性塑胶球拍框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管状物的补强长纤维层是以不同的密度加以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景三,未经尤景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266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腹装配式接地装置
- 下一篇:经济作物系列复合叶面肥料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