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缠复丝纱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03506.6 | 申请日: | 199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30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9 |
发明(设计)人: | H·里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伯莱因纤维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08 | 分类号: | D02J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春京 |
地址: | 瑞士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缠复丝纱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缠复丝纱的装置。
DE-OS-29 17 218公开了一种绞缠复丝纱的装置,其包括机身,该机身具有由两个侧壁构成的连续通道、一个喷嘴侧向终止与纱线通道内的喷嘴、该通道的第一表面的横断面呈凸形,位于喷嘴出口对面的第二壁面也确定该纱线通道,两壁面对称布置第一壁面弯曲以使该通道从喷嘴处的最小值逐渐朝纱线通道的两端增大。
在常规的交缠装置中,流体的能量,(在大多数情况为空气,由喷咀送入并经纱线通道排出),对喷气膨化纱有不利的影响,例如它会把弱的交缠点重新打开,因而使交缠不规则,同时还降低交缠的密度。还有通过喷咀口的纱线段中的线张力,由于流体向纱线通道两端的流动,而额外增加,这使交缠更加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该装置设计成这样的结构,与常规的装置比较起来,它可以使复丝纱产生更均匀的交缠,尤其是在前后相连的交缠点之间的距离更加均匀,旦有更高的交缠密度,该密度用每公尺交缠点数来测量。此外,还能按照要求在每公尺内形成许多有规则的强交缠点,或者在每公尺内形成许多有规则的弱交缠点。
按照本发明的装置达到了这个目的,通过至少使二个壁面中的一个在对称平面中弯曲,从而在该对称平面中测量的两个壁面之间的距离,从在喷咀口处的最小值向纱线通道的两端逐渐增大。
在本发明的装置中,如果纱线通道的宽度以优化的方式保持基本不变,则通过壁面间的距离向纱线通道的终端方向增大,使得纱线通道的横截面朝终端相应增大。交缠装置通常设计成这祥,使喷咀口附近的压力比装置周围的大气压仅稍高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装置中的能量梯变。因此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由于纱线通道的横截面朝终端方向增大,所以实际上不再可能有压力降,根据怕努利连续方程式,排出介质的速度必然减少;这是因为纱线通道的横截面朝终端方向逐渐增大,从而气流不会脱离纱线遁道的壁。在能量公式中,速度的平方与能量成正比。当流体从纱线通道中流出的速度降低时,例如降到一半,那末有害的能量就降到四分之一。
如上所述,在垂直于对称平面测量到的纱线通道宽度,最好在纱线通道的整个长度内基本保持不变。为了改善交缠的质量,尤其是为了高的交缠密度,应保持最优的纱线通道宽度。吹入的气流在纤维束冲击第二壁面的瞬间,将该纤维束分成两近似相等的纤维束,该两束纤维只有在离喷咀一定距离的地方,才会再汇合成在喷咀口两侧形成的交缠结。在一条朝各终端会变宽的纱线通道中,两束纤维的进一步展开会使交缠结的形成更远离喷咀。这将会降低交缠的密度,增加交缠点之间的距离。
综合而言,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交缠复丝纱的装置,包括一机身,所述机身包含一由第一壁面确定的连续纱线通道,其中,至少一个喷嘴侧向终止在所述纱线通道内,所述第一壁面的横截面成凹形,所述纱线通道还由一位于所述喷嘴的出口的对面的第二壁面确定,使得当在其一对称平面测量时,两所述壁面之间的距离,从在所述喷嘴的所述出口处为最小值而朝所述纱线通道的两端逐渐增大,所述装置包括纱线导线装置,两所述壁面在一相对于所述对称面的截面呈凸形地弯曲,还具有位于所述纱线通道的两端的外部、用以精确地在所述纱线通道内导引所述纱线的穿线导线装置。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按照本发明装置的各实施方案,附图有:
图1是部分切除的交缠装置机身示意的顶视图;
图2是沿图1中B-B线的垂直剖面图;
图3是沿图2中A-A切面的垂直剖面图;
图4是类似于图3的垂直剖面图,显示交缠装置的一变型实施方案;
图5是图1-3中显示装置的部分侧视图;
图6是图4所示装置的部分侧视图;
图7和图8显示两个变型实施方案的部分侧视图,与图5类似。
按照图1-3和图5,复丝纱交缠装置包括由两部分构成的机身,该机身有喷咀部分1和挡板部分2,该挡板通过一个螺栓3和两个中心插销可更换地安装在喷咀部分1上,一条连续的纱线通道经过两部分的机身1,2,该通道由第一壁面7和第二中空壁面8构成,第一壁面7由喷咀部分1中的槽形成,其剖面呈凹形;第二壁面由挡板部分2中的槽形成。两个壁面7和8都对一个对称平面成对称,该对称平面与图2中的切面A-A相同。喷咀部分1有喷咀9,大致位于纱线通道6长度的中间,喷咀侧向终止入纱线通道6中。喷咀9的开口位于第一壁面7中。第二壁面8位于喷咀9开口的对面。喷咀9的轴宜位于对称平面A-A中。
喷咀部分1也可装设多于一个的喷咀。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喷咀可对该对称平面A-A对称,或者,也可将二个喷咀互相对称地设置在平面A-A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伯莱因纤维技术公司,未经希伯莱因纤维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3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