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磷32系列玻璃微球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3103780.8 | 申请日: | 199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0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豪;李茂良;张丽珠;翟盛庭;王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3C4/00 | 分类号: | C03C4/00;C03C3/083;C03C3/097;A61N5/1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平,王瑛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32 系列 玻璃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医用治癌药物及其制备工艺,具体地说是医用磷32系列玻璃微球及其制备工艺。
将带有放射性的固体粒子用于血管内栓塞辐射治疗某些癌瘤的研究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文献报道曾使用过的固体粒子为携带198Au的碳粒,含90Y的Y2O3粉末,标记有32P或90Y的离子交换树脂微球,表面涂有32P或90Y的陶瓷微球。这些粒子对癌症治疗有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缺点。如Y2O3粉末表面不光滑,易导致周围组织发炎,树脂微球和陶瓷微球表面涂有的32P与90Y易从微球表面释放到体内,进入全身大循环,对人体健康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危害。1988年美国专利USP4789501公开了一种磷32系列玻璃微球和钇90玻璃微球及其制备工艺,这一发明避免了上述微球释放扩散的弊病,但仍有其不足之处。首先,配方中含有铅、氟等化学元素,对人体可造成积蓄中毒。其次,配方中还含有钠、钾、锆、锰等元素,活化后可产生较强γ放射性的元素,容易杀伤癌瘤周围正常细胞,对人体健康不利。第三,配方中32P的释放率大于0.1%,不符合核医学的要求和治疗药物标准。第四,配方中硅、铝、镁等元素的氧化物熔点高,给熔炼带来困难。第五,P2O5在常温下易吸水,且不易与其他材料混匀,熔出的磷玻璃含量不均匀,制出的磷32微球的比活度出就不均匀,且高温下P2O5易升华损失,熔炼也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含任何有毒元素、易熔炼、磷32释放率小于0.1%,比重小于2.5g/cm3、适用于治疗癌瘤的磷32系列玻璃微球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配方中采用硅酸铝、硅酸镁、磷酸铝、磷酸镁作为玻璃微球基本原料,它们均为盐类,熔点比氧化物低,因此易于熔炼。配方中不含铅、氟等元素,因此对人本无积蓄中毒作用。配方中不含钠、钾、锆、锰等元素,因此活化后无限强的γ放射性,对人体正常细胞无危害性,使用安全。配方中不使用P2O5,因此原料熔化时也易于混匀,释放率符合药用标准。
磷32玻璃微球基本配方为(重量百分比):
Al2(SiO3)3 55~65%
MgSiO3 25~35%
AlPO4 10~20%
Y2O3 0~20%
Sm2O3 0~1%
(NH4)2MoO4 0~1%为提高磷32玻璃微球的比活度,除了提高反应堆的中子通量及延长辐照时间外,可往磷32玻璃微球中加入钇90氧化物制备出磷、钇玻璃微球,即在基本配方中加入10~20%Y2O3,相应减少硅酸铝和硅酸镁的含量。为进行动物实验,对动物进行体外γ照像或断层显像来确定微球在动物体内的行径或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可在熔炼含磷或含钇的玻璃时加入0.5~1.0%的Sm2O3或(NH4)2MoO4,制成磷钐、磷钼微球或磷钇钐微球,作为γ示踪剂,这些微球在反应堆内经中子辐照后产生γ射线,动物实验时,就可用γ照像机或ECT探测到,从而可方便地观察微球在动物体内的动态变化,分布区域和抗癌效应。还可分别加入少量的Fe2O3,CuO,CoO,MnO2,含量为0.1~1.0%,生产出用于冷实验示踪用的各色(如黑、绿、蓝、紫色)磷32系列玻璃微球。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3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纵横制光切换开关
- 下一篇:具有整体显示器碰撞保护的选择呼叫接收机机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