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酱精与大豆酱油分离双取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3104245.3 | 申请日: | 199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1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发;王秀范 |
主分类号: | A23L1/221 | 分类号: | A23L1/221;A23L1/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18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酱 大豆 酱油 分离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制酱及酱菜行业,主要是涉及大豆酱、酱油生产工艺及酱的外观形态的改进。
现有大豆酱的酿制工艺大体有两种:
1、民间传统酿制工艺:煮豆、搅碎、做成块,放在18-22℃,室温中50天-60天,让其自然接种,然后将接种好的酱块掰碎,放入缸内,加盐水,在盛夏的自然温度中发酵30天后才可食用。
2、工业(豆瓣酱)酿制工艺:一般厂家是先将食盐溶解成盐水,与玉米面、白面按一定配比和好,蒸成馒头,放在25-28℃中3-4天,让其自然接种,然后再按一定比例接种曲霉做成曲酱,入缸保温发酵,约30天发酵成熟。再把黄豆煮熟晾成半干,掺入面酱内搅拌均匀,继续保温发酵,时间约10-15天发酵成熟。
前者酿制时间长,不利于发酵酱的杂菌污染严重,豆酱的风味不纯正。而且是纯大豆酿制成本高,营养也不比豆瓣酱丰富。后者豆瓣酱弥补了前者的几处不足:缩短酿制时间,减少不利杂菌污染量,酱的风味相对比较好,加之加入淀粉质原料,酱的营养丰富了,但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配料含大豆酿制的酱:干黄酱、豆瓣酱等,原料配比一般是大豆、玉米粉、白面粉分别为3∶6∶3,大豆只占原料的25%,淀粉质原料大大超过蛋白质原料,这样酱的成本是降下来了,可大豆酱的自然香味减少了。另外上面两种工艺还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最后成品是糊状酱,糊状酱粘附性强,给小剂量包装和取酱食用,剩酱保管等都带来诸多不便。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酱最小剂量包装是125克,如果一次食用不了,剩酱保管、酱袋开口处很不好处理,因为取酱时开口处常会弄得里外都粘附上酱,存放即不卫生也易污染。如果按每人每顿饭大致食酱量-15克、10克等进行包装,由于糊状酱的特性,是有困难的。再有糊状酱取出方式是用手往外挤压,酱出来进入碗、碟这一瞬间状态,会给人带来一种厌食感,而且因粘附性强,通常挤压不净,这样食用几袋后,便会随着扔掉的包装袋,扔掉部分酱,造成浪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改进了大豆酱酿制工艺及酱的外观形态。同时也为制酱行业提供一种大豆酱精与大豆酱油分离双取的新工艺。这种新工艺既保持了现有工艺的长处,又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这一工艺酿制的酱同现有市场上豆瓣酱、干黄酱相比,能在不提高成本的基础上大大提高大豆酱的自然香味及营养成份。并且改糊状酱为颗粒形状。颗粒形状的酱,不仅解决了酱粘附包装袋造成浪费的问题,也解决了小剂量包装,取酱食用,剩酱保管等诸多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工艺采用的蛋白质原料是大豆,淀粉质原料是小麦。全小麦不仅比面粉成本低,而且比玉米粉、白面粉营养丰富,因为麦麸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含量丰富。原料配比大豆∶小麦为6∶4,大豆的百分比由前面的25%提高到60%,几乎超出前面所说的大豆配比的一倍半,因此本工艺酿制的酱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增强了大豆酱的自然香味。
本工艺先利用曲霉和一些酵母菌、细菌的发酵作用将蛋白质原料,淀粉质原料酿制成酱后,再采用压滤分取法把酱分成所要双取的干沙酱、生酱汁两部分。干沙酱加工成颗粒,然后经喷洒少部分酱汁处理,就制成大豆酱精。生酱汁杀菌配制后除少部分用去喷洒颗粒酱,大部分澄清制成酱油。这样一举两得成本没有提高。
本工艺的生产方式具体说分两大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两步进行。
第一阶段是水煮原料制曲:分两步进行。
1、麦粒醅制备:取小麦配比的四分之一,用适量盐水煮熟后,盛入曲盘,放在26-28℃中,自然接种能参与有益发酵作用的杂菌4-5天后,这时的麦粒已成为含盐水和有益杂菌的混合物,称为麦粒醅。
2、制曲:制麦粒醅的第三天再按适当配比分别水煮大豆、小麦,然后整粒混合铺到曲盘里,接种曲霉种曲、制曲。整粒混合接种,制曲料的透气度好,曲霉能良好生长,以便制得优良曲子。
第二阶段是酿制阶段:也分两步进行。
1、发酵酿造:制曲后将麦粒醅和成曲混合搅拌均匀,装入容器,倒进盐水,然后保温发酵,时间约一个月发酵成酱。
2、压滤分取制得酱精与酱油:将发酵好的稀酱,用压滤分取法分成所要双取的干沙酱,生酱汁两部分,干沙酱灭菌后加工成棵粒,然后烘干,再经喷洒少部分杀菌后的鲜味酱汁处理,闷一段时间就制成大豆酱精,生酱汁杀菌后制成鲜味酱汁,除少部分用去喷洒酱精处理,大部分剩余酱汁澄清制成酱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大豆酱精与大豆酱油分离双取的酿制流程图。
利用本发明制取大豆酱精与大豆酱油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参照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发;王秀范,未经陈永发;王秀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4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匀距小型播种机
- 下一篇:制备口服复方胖大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