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熊胆酒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4389.1 | 申请日: | 199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61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宝;邱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屏边县熊胆酒厂 |
主分类号: | A61K35/413 | 分类号: | A61K35/413;A61K35/78;C12G3/00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612***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熊胆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兼保健的熊胆酒及其生产方法。
已有的各类食用酒虽然风味各异,烈度不一,但均有一个共同缺点,那就是饮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燥热,重者会导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心火旺盛。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与传统食用酒的作用相补的,既滋补又清凉解毒,口感好的熊胆酒及其生产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熊胆酒主要由酒度为20-60%的食用白酒或溶有滋补中药的药酒与活熊胆汁勾兑而成。熊胆汁为活熊引流的新鲜胆汁,勾兑的胆汁体积百分浓度不大于30%,白酒最好用陈酒。
本发明提出的熊胆酒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1)先配备酒度为20-60%的白酒或溶有一定营养成分的药酒及熊胆汁;
(2)将白酒或上述药酒与熊胆汁按不大于30%的体积浓度混合。
白酒最好选用陈酒,熊胆汁必须是未变质的新鲜熊胆汁。用药酒是为了增加熊胆酒的营养成分并改善口感,使之更加醇香味浓,清凉滋补。通常选用一些名贵中药材加白酒泡制而成,如肉桂、大枣、陈皮、甘草、丁香等。熊胆粉已成为国内医用的名贵解毒清火药物。利用新鲜熊胆原汁配兑成熊胆酒既保持了酒的疏筋活血,壮骨强身的传统作用,同时又增加了消炎解毒、清凉爽口,清肺祛瘀的作用,并保持了熊胆汁内的其他营养成分。
本发明的优点就在于在传统酒的基础上增加了消炎解毒、清肺祛瘀的作用,达到了传统酒与熊胆的完美结合,使两者的优点兼容,克服了传统酒使饮者燥热,心火旺盛,口舌生疮等缺点。而生产方法本身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易行,所需生产建设投资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将酒度为50%的100kg白洒装入一小口土陶坛中,将下列中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酒中:
肉桂750g,大枣1000g,菊花500g,陈皮200g,甘草300g,丁香200g,三奈100g,茴香子100g。
坛口用层布封好,放入沸水中(水齐坛脖)加热2小时取出置凉至室温,稍作搅拌,1小时后过滤,将药酒倾倒至另一容器中即可与熊胆汁勾兑,勾兑好的酒称为囱酒。勾兑时按每500ml药酒加胆汁2-5ml配勺,装入540ml瓶中,再装入硬纸盆中即可出厂。
这种酒经商检部门检验,酒精度(20℃时)47.1%,甲醇含量0.03g/100ml,杂醇油含量0.13g/100ml,铅未检出。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GB2757-81》的要求。
该熊胆酒外观为淡黄色液体,清亮透明,无杂质,无沉淀,可闻及酒芳香,口尝味醇、清凉适口,后味悠长,诸味协调。经用户试饮试用,该酒既有活络补血、促进消化腺分泌,肠胃道蠕动和清肺消炎、润燥、滋补等功效,同时对腰椎骨质增生、肩周炎、牙痛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屏边县熊胆酒厂,未经屏边县熊胆酒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43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压强公式验证仪
- 下一篇:增产钢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