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远红外功能陶瓷球体的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3104721.8 | 申请日: | 199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92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B01J2/14;B01J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2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红外 功能 陶瓷 球体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远红外线辐射功能陶瓷球体的制造成型工艺。
目前国内外采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具有辐射的球体大都存在着很多不足,尤其日本生产的远红外陶瓷球采用高铝水泥及远红外陶瓷粉末经粘合压制成型,然后固化,在经高温涂钙而制成。该工艺制成的球体本身强度低表面粗糙,而且容易掉粉末等缺点,另一种的成型工艺是采用模具压制成型后,经高温烧结制成,采用这种工艺制造的球体,虽然强度有所提高,但球体本身因成型时产生的内应力不均匀,而在烧结过程中坯体收缩造成球体出现裂纹使产品的质量不能达到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采用一种辊制成型的工艺,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消除了因模具压制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不均匀所造成球体裂纹,而且该工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近10倍。
本发明的工艺步骤分四部分:球坯子芯的制备、球坯成型、球坯烧结、磨光。
1.子芯的制备:
将分选的圆形谷粒(如黄米、小米等),其中一种喷上含有10%-15%硅酸钠水溶液浸湿谷粒表面,然后均匀加入陶土,放在团筛中反复筛,当谷粒的表面粘合不上陶土时可再喷水,以谷粒表面的温度能够粘结上陶土为准,按以上方法反复,进行当尺寸长大到所需的尺寸时取出阴干。另一种方法是将陶土同硅酸钠溶液调合成粘糊状,然后将粘状物放在12目钢筛上用竹片或其它片状物进行刮粒,要求大小均匀放在团筛中反复筛动直到粒子滚圆为止,阴干后即为子芯。
2.球坯成型:
将子芯按要求加入到旋转的糖衣机中喷水浸湿子芯表面,均匀加入稀土陶瓷微粉,当子芯粘结不上稀土陶瓷微粉时继续喷水按上述方法后反复进行,尺寸长大到所需直径时取出阴干即制成陶瓷球坯。
3.球坯烧结:
将阴干后的球坯放入陶罐中封好,码放到炉窑中在1350℃的温度下烧结60-100小时,随炉冷却后取出即制成具有远红外辐射功能的陶瓷球体。
4.球体磨光:
经1、2、3工艺中所述制成的球体在经球磨机加水研磨24小时即可得到光滑的球体。
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制造100kgφ30mm的稀土远红外陶瓷美食球工艺方法是将圆型谷粒(小米)表面喷涂上一层含有15%硅酸钠溶液,然后加入旋转的糖衣机中,均匀加入细度为400目的陶土,当陶土粘复不上时再喷水继续加入陶土按前述方法反复进行,尺寸达到φ10mm时改用加入稀土远红外陶瓷微粉,方法同上达到φ30mm时取出阴干,将上述干燥后的陶瓷球坯放入陶罐中封好,进窑炉在1350℃温度下烧结100小时,随炉冷却后取出进行磨光即为美食球成品。
实施例2:制造100kgφ20mm的稀土远红外陶瓷节油球的工艺方法是将含25%硅酸钠溶液同400目的陶土调成粘糊状,然后放在12目的钢筛上用竹片平行的进行刮粒,粒径的尺寸大小要均匀再放到团筛中反复滚动,滚园后阴干。将阴干的子芯加入到糖衣机中滚动喷水阴湿加400目的陶土,当陶土粘复不上时喷水继续加陶土,按上述方法反复进行,当尺寸达到φ10mm时改加400目的稀土远红外陶瓷微粉方法同上,达到φ20mm时取出阴干。将干燥后的节油球坯放到陶罐中封好送入炉窑在1350℃温度下烧结100小时随炉冷却取出磨光即为陶瓷节油球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未经吴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47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身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用落地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