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辊孔型外圆磨削法及轧辊孔型磨床无效
申请号: | 93104759.5 | 申请日: | 199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82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04 |
发明(设计)人: | 虞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B24B5/00 | 分类号: | B24B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03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孔型 磨削 磨床 | ||
1.一种轧辊孔型外圆磨削法,其特征在于:A.砂轮以n转/分速度转动,在轧辊上磨出凹槽;B.砂轮以n转/分速度转动,轧辊以S2速度转动在轧辊上磨削出环凹槽;C.砂轮以n转/分,轧辊以S2速度转动,同时轧辊绕中心点O作角速度ω往复摆动,在轧辊上磨削出半径为R的等径环孔型;D.砂轮以n转/分速度转动,轧辊以S2速度转动并绕中心点O作角速度ω往复摆动,同时再给砂轮一个S1径向进给运动,轧辊就磨削出变断面环孔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法,其特征在于:
a.在340~40°范围内是等径孔型,这时轧辊转动,而砂轮不进给。
b.在40~54°范围内轧辊每转动20′即手柄(15)上的刻度盘转过1格,砂轮进给手柄(12)的刻度盘上转过4~5格。
c.在54~195°范围内分为7段,每段内轧辊转动20′,砂轮进给手柄(12)的刻度盘上分别转动6~12格。
d.在195~270°范围内分为2段,每段内轧辊转动20′,砂轮进给手柄(12)的刻度盘上分别转动22~5格。
e.在270~310°范围内是等径孔型。这时轧辊转动,而砂轮不进给,在310~340°范围内不加工。
3.一种专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轧辊孔型磨床,由固定在床身(2)上的工作台(4)、变速箱(8)、主、辅电机(9)、(33)、通用附件(11)、手柄(12)、(13)、(14)、(15)、砂轮进给机构、轧辊进给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台(4)上安装有轧辊的头架装置(1)与固定在床身(2)上的自动进给控制器(3)构成轧辊进给机构,还包括从变速箱(8)输出动力的四连杆传动机构构成工作台摆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撞块(31)顶面是圆锥面或三角形斜面,其下部是带有螺纹或环槽的轴,用紧定螺钉固定在垫块(32)上,垫块(32)用螺栓固定在床身(2)上构成自动进给控制器(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固定有带手柄(14)的离合器(26)、蜗轮(27)的主轴(24)固定在头架体(25)上,固定有棘轮(29)的蜗杆(28)与蜗轮(27)啮合,并与手柄(15)连接,棘爪(30)固定在头架体(25)底部,上端与棘轮(29)拔动连接,下端与撞块(31)滑动接触,轧辊用芯轴(23)固定在头架体(25)上的主轴(24)端的锥孔内,头架体(25)利用其底部的燕尾槽导轨固定在工作台(4)上构成头架装置(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变速箱(8)中齿轮轴IV上固定与连杆(5)连接的曲柄轮(7),连杆(5)另端连接固定在齿轮轴V上的摇杆(35),齿轮轴V端的锥齿(16)与用螺栓固定在床身(2)上的平台座(18)底部齿轮轴VI端水平放置的锥齿(17)啮合,工作台(4)支承在中间套有径向滚动轴承的齿轮轴VI和上端面有大型轴承的平台座(18)上构成工作台摆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主电机(9)经皮带与安装有砂轮(6)的磨头(10)连接,变速箱(8)中齿轮轴X上固定凸轮(20)与丝杆(21)的顶端接触,丝杆(21)通过齿轮系(22)与手柄(12)连接成一体,丝杆(21)与固定在磨头(10)底座底部的半螺母(19)啮合构成砂轮进给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工作台(4)为一侧边有燕尾槽导轨的圆盘形,燕尾槽导轨中间有与丝杆连接的手柄(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机床厂,未经宁波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47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换阀组合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的低钙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