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卤水中铷的富集提取在审
申请号: | 93104780.3 | 申请日: | 199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32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2 |
发明(设计)人: | 锁箭;陈颖奇;李茹华;徐其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轻工专科学校筹建处 |
主分类号: | B01J39/02 | 分类号: | B01J39/02;B01J39/08;C01D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蓉英 |
地址: | 65004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卤水 富集 提取 | ||
本发明涉及卤水中铷的富集与分离。
铷在陆地上尚未发现品位高的矿物,它是一个分散元素。海水中铷含量为0.15毫克/升,从海水中提取1吨铷,需处理海水五百万吨。而云南盐矿卤水中铷含量为0.53毫克/升以上,是海水含铷量的三倍多。每年仅一平浪、磨黑、凤岗、乔后四个盐矿卤水消耗总量为478万吨,其中就有2吨以上的铷白白流掉,若能将之提出,则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已知的铷的分离、富集方法局限性较大,很难用于生产过程。日本专利(46481 D/26 J5 6050-114)曾提出了卤水中铷的回收方法,它是采用H型阳离子交换剂进行交换富集,交换前需对卤水进行预处理:卤水中加入硝酸共煮,之后加入磷酸,过滤,留下滤渣,並将其溶解,该溶液进行离子交换。该过程烦琐,且在卤水中加入了大量硝酸,磷酸对后续制盐生产过程影响较大。利用光卤后的多次分解和析出而提取铷的重结晶法则因耗能较高,加入的化学沉淀剂较多,限制较大,其它方法,如砷钨酸钛法,Fs-10吸附剂法等等,则因试剂在卤水中溶损率高,对交换前卤水的PH控制较严等重要因素而无法用于大规模的生产过程。
本发明旨在推荐一种性能优良的离子交换剂,采用离子交换的方法,使卤水中的铷富集从而分离出来。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铁氰化铜作离子交换剂,水和稀硝酸作为脱附剂。铁氰化铜具有对铷离子吸附选择性强,饱和吸附交换容量大;在酸性介质和盐溶液中溶损率低,活化,脱附过程简单;经离子交换后的卤水除其中铷离子浓度降低外,不影响任何成份变化,不影响后续的制盐过程等优良性能。
附图说明:图1是本法在生产中应用的工艺流程图。
本法的基本原理:铁氰化铜离子交换剂经稀硝酸活化后成为×-H,与卤水中铷进行交换:X-H+Rb→Rb-X+H而洗脱过程相当于此过程的逆过程。
铁氰化铜离子交换剂的制备:
配制1.20mol/L的Cu(NO3)2溶液
配制0.60mol/L的K3〔Fe(CN)6〕溶液
将上述两溶液在90℃恒温半小时,以体积比1∶2将Cu(NO3)2溶液迅速加至K3〔Fe(CN)6〕溶液中,不断搅拌,所得沉淀经抽滤,並用蒸馏水反复洗涤,除净沉淀中的可溶成份,将沉淀在90℃干燥,所得棕色固体磨制成20-40目的均匀颗粒备用。
反应方程式:
称取一定量的铁氰化铜离子交换剂,将其均匀地装入交换柱内,用1mol/LHNO3浸泡24小时,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液PH=7,即制成已活化的铷离子交换柱。
经选取一个盐矿的制盐卤水为试液,通过上述已活化的离子交换柱,一次吸附交换,其结果如表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轻工专科学校筹建处,未经云南轻工专科学校筹建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4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剂保健品
- 下一篇:一种莲香露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