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蚯蚓溶纤素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5054.5 | 申请日: | 199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60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程雨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5/56 | 分类号: | 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化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清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蚯蚓 溶纤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蚯蚓提取物制备溶解纤维蛋白药物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溶纤素可以有效地溶解血栓,并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公知的溶栓药物,如链激酶和尿激酶,一般通过静脉给药,并有产生全身溶血的危险性,其制备方法也较为复杂,尿激酶的制备需要大量的男性新鲜尿液为原料,收集较为困难。中药中也有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红花、丹参、川芎等,但其溶栓效果不明显。市售的蛇毒溶栓剂不能口服,并有明显的毒性反应。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关于蚯蚓提取物溶栓作用的文献报道,主要是关于蚯蚓溶纤酶提取、溶栓作用的药理研究,对该类药物的开发应用报道不多。
日本和南朝鲜合作开发出用蚯蚓提取溶纤药物,取名“龙心”,并用于临床。在GB2116565A中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及部分药理、疗效。该方法主要是将活蚯蚓(或某部分组织)加溶剂打碎成悬浮液,在37℃左右的温度下,保温72-100小时,然后过滤或分离得到提取液,经超滤或真空蒸发成浓缩液,再进行干燥(真空或冷冻)制成粗制的溶纤粉,此粗品活性仅为142mm2/mg-350mm2/mg,无法入药,用该粗品再经过精制工艺来提高纯度和活性,精制过程需加入极性有机溶剂,然后经沉淀-→溶解-→透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或亲合层析)-→冷冻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具有较高活性的药物制品。该方法制得的粗品活性较低,不能入药,必须经过精制工艺,因此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工业化规模生产成本高。此外,用该方法制得的悬浮液在37℃下保温长达72-100小时,易变质。该方法制备的药物虽然进行了溶纤实验,但对溶栓实验未见实际数据。
日本专利平2-215724公开了一种真空干燥法制备蚯蚓干粉的方法,该方法将蚯蚓放入含有机或无机微酸度溶液中放养,待内腔中有菌的粪土充分排出后,粉碎得到悬浮液,再经冷冻干燥、真空干燥或负压脱水、真空回转干燥,得到蚯蚓干粉粗品,将该粗品在粉碎机下粉碎成细粉即成。
该方法工艺简单,但是真空干燥设备及工艺条件要求高,为了制得无菌的粗品,其冷冻干燥温度在-10℃--60℃,真空干燥温度-60℃-+80℃,真空度10-100mmHg以下,在此工艺条件下操作时间最长达100小时。即使采用真空回转干燥的方法,也要在10mmHg下保温操作50小时,才可得到干粉,真空回转干燥设备要求也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调整普通提取工艺,使制备的蚯蚓溶纤素粗品即具无毒、无菌、活性高的特性,可直接入药,从而提供一种工艺、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适于工业规模生产的蚯蚓溶纤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要点:
本方法选用赤子爱胜蚓为原料,用清水洗涤去泥,再用新鲜蒸馏水洗涤3-5次,用组织捣碎机制成匀浆,加蒸馏水稀释提取,PH6.8-7.0,置4℃-6℃温度下放8-12小时,用离心方法收集上清液,沉渣再以同样方式提取3-4次,合并上清液,分装在透析袋中,透析24-72小时。这样可以去掉无机离子及小分子色素,提高纯度、降低毒性,然后用超滤或化学脱水方法脱水,得到浓缩液。其中适当选取超滤膜可以灭菌,如中孔纤维或5000-10000超滤膜等,也可以用聚乙二醇6000脱水。除菌后的浓缩液经过冷冻干燥,温度-20℃-60℃,时间8-16小时,即得蚯蚓溶纤素粗品,该粗品呈微黄色,活性达8500mm2/mg,可研磨后直接用药,也可用凝胶过滤等方法进一步精制再提纯。
本发明的效果:本方法将普通工艺进行调正,在粗品制备时即加入透析、超滤等工艺,使粗品的活性及纯度提高2-5倍,可直接入药,从而提供一种工艺设备简单,工艺条件易于掌握、适于规模生产的蚯蚓溶纤素的制备方法。该溶纤素粗品可制备口服、针剂、静滴等各种药剂,安全可靠、溶栓效果显著。
1、从下列系列实验证明其安全可靠性。
(1)溶纤素动物药理实验:
用本发明制备的溶纤素对家猫分组试验,观察溶纤素对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测试指标为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呼吸深度。结果表明:经给药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表2。
用本发明制备的溶纤素对小白鼠神经系统的影响进行试验,测试小鼠的自由活动数及对戊巴比妥阈下催眠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即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无明著显影响。详见表3、表4。
(2)溶纤素长期毒性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5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浪涌吸收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盒烟的束条包装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