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地下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5259.9 | 申请日: | 1993-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13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丛;张东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丛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 |
代理公司: | 宁夏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崔志泓 |
地址: | 751305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地下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马铃薯的地下栽培方法。
以往用小块茎繁殖适合于栽种马铃薯的方法为先在试管内营养介质中培养小块茎,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将它们保存2-3个月。然后,或将小块茎移栽至温室条件的土壤中,或将小块茎上的秧苗培养大一些,或者将该秧苗本身直接移栽至温室的土壤或露天的土壤中。还有一种繁殖马铃薯的已知方法(SU,A,1319800)。该方法包括在作物组织中培养出正常的幼芽,将幼芽切成小段,使小切段发根并将植株-增殖体移栽至耕地中,栽种的深度为15-20cm。在移栽至耕地之前需先将植株在开口试管中培育4-7天。另外如SU,A,1025373中公开的用小切段繁殖马铃薯植株切成小段,将这些小切段放在盛有营养介质的试管中重新培育以使植株增殖并用该方法来繁殖,或者将小切段移栽到盆内的沼泽-洼池土壤中以得到秧苗。然后将这些秧苗移栽至温室土壤中。上述三种方法:一是要求具备进行繁殖和保存小块茎的无菌条件和专门的设备。二是要求小切段繁殖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移栽至土壤中之前需使植株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若在平坦表面的耕地上培育植株时不能保证有利于植株发育的良好气候条件。三是上述方法均需使植株生长的部分过程或全过程必须在实验室、温室能满足植物生长的水、肥、气、热、光条件下进行。但遗憾的是上述植物生长的条件也满足了传毒媒介蚜虫生长发育及病毒增殖的条件,故一旦防虫不慎,在实验室、温室就会发生再侵染。四是上述方法实际使用效果欠佳,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投资小,传毒媒介蚜虫不能生存病毒不能增殖可减少病毒再侵染的地下栽培马铃薯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案实现的:
将马铃薯的种薯栽培安排在地下选择背光避阳的阴坡处建窑窖,其窑窖的顶土厚度应大于1.5米,窑窖底距地面的距离应接近3米;精选种薯;整薯三、四月早播,播前应使土壤水份湿润,挖松窖底土,把种薯一字摆开,各种薯之间应相距3-5cm,使种薯不露出土即可。如种薯过小,可按上述方法处理二层,上下层之间应有6cm的土壤,种好后每平方米用50%的锌硫磷0.25g拌毒土施于表面。覆盖管理:窑顶覆盖以降低地面温度的柴草,窑口用透气不透光的编织物遮堵。收获:十月底为收获期,可将仔薯捡出进行地下窑贮保管,也可等到第二年播种时再收获。
上述种薯的生长期间应避免直接给种薯浇水。
上述种薯收获后需将废土及烂薯清理干净,再栽培时必须用新土。
根据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将它的种植场所安排在地下,北方高纬度应安排在地下3米左右,南方应安排在5米左右的恒温层,也可以建立人工控制的低温室。利用上述方法生产得到的种薯小的整薯播种,大的切块播种。
马铃薯的退化,是由于种植环境不适,导致病毒积累而引起。在冷凉山区建立良种基地,我国北方的夏播留种,南方的冬种留种、早种早收以及把结薯期安排在冷凉季节都是运用栽培解决退化问题的方法。据报道:“早熟白”的马铃薯品种感染皱缩花叶(X+Y)病毒后,栽培在冷凉条件下(结薯期温度15℃)其体内X病毒的浓度较低,稀释限点为1∶8,若栽培在25℃以上,则X病毒的浓度很高,稀释限点为1∶32。又如感染了花叶型病毒已退化的马铃薯种薯,在西藏日喀则(海拔3800米)种植可使株型恢复正常,产量于未退化的CK区相近。这说明低温,阴凉的生态环境对已感染病毒的马铃薯起到了脱毒作用。马铃薯是块茎作物。它的地上茎、地下茎、葡萄茎、块茎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马铃薯的块茎具有茎的一切特性。在温度不低于4℃,已通过休眠的块茎萌发,但不伸长;在5-7℃时,幼芽开始萌发,但非常缓慢。如长期处于这种温度下,并取消光照,幼芽便形成极短的葡萄茎,顶端膨大形成小薯,或直接从块茎芽眼中长出仔薯。对于在低温条件下(低于12℃)形成仔薯的块茎放置到大于15℃的环境,保持温度,取消光照,仔薯仍能继续生长,直至母薯营养耗净;若给以光照,则仔薯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仔薯逐渐变绿,约一月从母薯的芽眼处又重新长出新芽,但仔薯处于休眠状态。对于已经发芽芽长约4CM,芽上有明显叶分化的块茎,放置到低于12℃,黑暗、湿润的环境中,则叶渐退去,顶端膨大形成仔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丛,未经张树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5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功能外延伸用的蓄冷剂
- 下一篇:一种莲子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