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水洗快速染发剂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5430.3 | 申请日: | 199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5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16 |
发明(设计)人: | 雷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传喜 |
主分类号: | A61K7/13 | 分类号: | A61K7/13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高等学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德纬 |
地址: | 5106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洗 快速 染发剂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梳妆品即染发剂的配制方法。
目前,市售染发剂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洗染型,另一类为涂染型。而绝大多数属于洗染型,洗染型一般有粉剂,水剂和洗染香波等多种产品形式。它们是属各种反应性染料制成,所用原料为胺类和酚类或金属铅等物质。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需加入水或洗发香波调制成染发液,用以洗染头发时让染料在头发上停留20-40分钟,待一部分染料上色后,用清水将剩余的染料和浮色冲洗干净。它们的缺点是:
(1)所用原料有较强毒性,且氧化剂、还原剂等对头发、皮肤和眼睛都有明显的损伤和刺激作用。
(2)使用时,操作过程复杂、费工费时。
(3)虽然染发效果好,但只能间断使用,因此容易产生头发颜色不一致和“根白”现象。
涂染型一般有发蜡条、黑发霜露,喷洒染发胶等多种产品形式。它们是由染料、油脂、溶剂和水溶性皮膜剂调配而成。这类染发剂虽然消除了毒性的危害,使用也方便。然而,它属于暂时性染发剂,容易脱色,不耐水洗、雨淋和擦拭而易污染头皮和衣帽。
现有染发剂因存在上述缺点,推广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与头发形成牢固化学键的活性染料为主体的染发用配制品的制备方法。以实现白发染黑、护发、定型等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免水洗快速染发剂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阳离子染料或活性染料、护发剂、皮膜剂、乳化剂和溶剂配制而成,其含量范围以重量百分数计为:
染料 3-8%
护发剂 0.5-5%
皮膜剂 3-15%
乳化剂 2-6%
有机溶剂 50-80%
纯水 11-20%
香精 0.5-3%
其中:
(1)染料:本发明选用无毒、且在常温下与头发表面形成审固的离子键或共价健的阳离子染料或活性染料,例如:阳离子黑RL、活性黑M-2R。
(2)护发剂:本发明护发成分包括杀菌剂、柔软剂、保湿剂和角质溶解剂。杀菌剂可用甘草酸,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盐酸苯海拉明,用量0.1-0.5%;柔软剂选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两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季铵盐或咪唑啉类表面活性剂,具体选用十二烷基苄基氨化铵,味唑啉型甜菜碱等用量0.1-1.0%;保湿剂选用羊毛脂、单甘酯甘油、高级脂肪醇类,用量0.2-3.0%;角质溶解剂可用乳酸或水扬酸或/和16-18烷醇,用量0.1-0.5%。
(3)皮膜剂:本发明选用能在头发表面形成坚固、光滑、柔软的薄膜的树脂类物质,例如纤维素树脂、醇酸树脂。
(4)乳化剂:为使染料充分地分散且增强体系稳定性,本发明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醇酰胺6501,司潘-80、吐温-80、蔗糖酯、季铵盐和咪唑啉等。
(5)溶剂:本体系使用醇类、酯类溶剂和纯水配制的混合物,具体有:乙醇或丁醇或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和纯水配制的混合物。
其配制步骤如下:
(1)取适量纯水在常温下溶解染料和乳化剂;也可以加入护发剂所含的某成份,充分搅拌制得色浆;
(2)按下列成份及其重量百分数含量范围制备护发剂:
杀菌剂 0.1-0.5%
柔软剂 0.1-1.0%
保湿剂 0.2-3.0%
角质溶解剂 0.1-0.5%
溶剂 10-20%
(3)将剩余的溶剂用于溶解皮膜剂制得胶液;
(4)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2)所得的护发剂与步骤(3)所得的胶液混合,并在温度为70-80℃和强力搅拌的工作状态下与步骤(1)所得的色浆缓缓混合,维持70°-80℃保温搅拌1小时,冷却至40-50℃,并加入香精稍许后混匀即配制成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产品。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选用原料均无毒、无刺激、无副作用。
(2)按本发明配制方法制备的染发剂含有护发成分,具有杀菌、去头屑、营养头发以及保持头发柔软自然的功能,起到染发、护发和整型效果。
(3)按本发明配制方法制备的染发剂染料浓度高、粘度低、梳染均匀而且很快在头发表面成膜,使染发操作简单快速,免除了发色和水洗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传喜,未经雷传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5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