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氟烯烃混合气加氢制造1.1.1.2-四氟乙烷制冷工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6145.8 | 申请日: | 199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42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立;张未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9/08 | 分类号: | C07C19/08;C07C1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混合 加氢 制造 1.1 1.2 乙烷 制冷 工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造1.1.1.2-四氟乙烷(HFCl34a)制冷工质的方法,尤其是涉及含氟烯烃混合气加氢制造1.1.1.2-四氟乙烷制冷工质的方法。
CFC12(CCl2F2)或称R12、F12,是广泛使用的制冷工质。由于具有强烈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作用(耗竭臭氧层潜势“ODP”值等于1.0),严重危害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国际上已协议决定限制其生产和使用。对臭氧层无害(其ODP值等于0)的HFC134a(CH2FCF3)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CF12的首选替代品。国内外有关技术均采用取代反应制造HFC134a,仅欧洲专利European Patent 0365296(1990.4.25)提出过用纯C2F4加氢以制造HFC134a的加成反应技术路线。其方法为两步法,即首先将H2与纯C2H4以10∶1的体积比通过含Pd的Al2O3催化剂,冷凝后获得HFC134,然后将HFC134用N2稀释(体积比1∶2),通过Cr2O3催化剂异构化,得到HFC134a。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氟烯烃混合气为原料一步法加氢制造1.1.1.2-四氟乙烷制冷工质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列措施,一种含氟烯烃混合气加氢制造1.1.1.2-四氟乙烷制冷工质的方法,特征是用主要含有四氟乙烯的混合含氟烯烃经一步法加压催化加氢得到混合含氟烷烃(HFC),然后分离得到1.1.1.2-四氟乙烷制冷工质,催化剂为含Pd及Cr2O3的活性炭或Al2O3,活性炭催化剂含Pd1~10%(wt),含Cr2O310~30%(wt),含氟烯烃和氢的比例为1∶1~1∶10(摩尔比),反应压力为0.1~1MPa,反应温度为450~550℃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采用由裂解二氟一氯甲烷制得的混合的含氟烯烃主要含有四氟乙烯(C2F4)作原料加氢,而不用纯C2F4为原料,其基本工艺方法是用HCF22(CHCIF2)热裂解(空管裂解或过热水蒸汽裂解)。含氟烯烃混合气是该方法的中间产物。该混合气中除C2F4外尚含有C2HF3,C2H2F4。这些含氟烯烃的混合物(已除去HCI和未裂解的HCFC22)难于用一般的蒸馏方法加以分离,须采用萃取精馏等特殊技术,因而纯C2F4比较昂贵。若用发明的方法,原料比较便宜,制得的HFC134a较的竞争力。
2.用混合含氟烯烃加氢,不仅得到主产品HFC134a,而且可以得到HFC143a,HFC152a和HFC125等副产物,均为ODP值等于0对大气臭氧层无害的各种制冷工质,都是极有价值的产品。它们之间沸点差清晰,比混合含氟烯烃容易分离得多,可以用普通精馏方法一一提纯。
3.纯C2F4极易爆聚而发生爆炸,因此用纯C2F4加氢制造HFC134a,只能采用低温常压的条件,效率必然很低。而本发明由于采用混合气体,C2F4纯度低,因此比较安全,可适当加压,以提高加氢效率,对产物的分离也有利。
4.本发明一步生成HFC134a比两步法简化了工艺,并且由于反应过程中存在的异构化反应是在伴有大量氢气的气氛下进行的,因此裂解副反应较少,并且不须用氮稀释。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含氟烯烃混合气加氢制造1.1.1.2-四氟乙烷制冷工质的方法,特征是活性炭催化剂含Pd为4~6%(wt)。反应压力为0.4~0.6MPa。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6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