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镁质催化剂载体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6324.8 | 申请日: | 199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44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忠;李日炎;刘文年;李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萍乡市化工填料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2/00 | 分类号: | B01J32/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萍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建跃 |
地址: | 江西省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催化剂 载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焦化、煤气、石油、化工工业等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之载体,尤其是一种高温镁质催化剂载体及其制造方法。
现在国内采用的催化剂载体,主要是铝质和硅质的,由于这些催化剂载体在高温情况下的活性要受到严重影响,故在制造过程中,其烧成温度一般控制在900℃以下,致使其强度不高,在应用过程中遇上高温高压易出现粉化现象。此外,铝、硅质催化剂载体还具气孔率较低,对催化剂的吸附量较小之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外已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载体,如目前我国已从西德引进了几套设备,就配套装有这种催化剂载体,但这毕竟是远水不解近渴,且由于其用量大,必将耗费大量外汇。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活性,强度高,气孔率大,吸附量多的高温镁质催化剂载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高温镁质催化剂载体之组份构成包括粒度为40-220目的煅烧氧化镁,粒度在220目以下的煅烧氧化镁,轻质氧化镁,钛白粉、铁红、轻质碳酸钙、木炭、甲基纤维素,石墨。上述各组份之配方按重量份依次为:50-65;20-27;15-23;0.2-0.4;0.4-0.8;3-5;2.5-3.5;1.5-2.5;2.5-3.5。
本发明所述制造方法为:先将上述原料中前七种按配方要求,加入碾混机中,碾混1小时左右,使其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好的料送入捏合机中,按配方要求逐渐加入甲基纤维素进行捏合,捏合时间为45-60分钟;接着将捏合好的可塑性料予以造粒,其粒径为1.6-3mm;然后对造粒料进行烘干,其烘干温度为50-80℃,烘干时间以使其具可进模具成型的湿度为准;再按配方要求加石墨粉与造粒料混合均匀,以供成型;继而将成型好的半成品于80-120℃温度下烘烤12-16小时,最好在1400-1650℃高温下煅烧4-6小时即可。
本发明经检测,其效果与西德同类产品相比数据如下表:
从上表可看出,本发明具有气孔率高,强度大,耐高温,吸附量多,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其各项指标均优于西德同类产品,此外,本发明的实施还可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萍乡市化工填料公司,未经江西省萍乡市化工填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63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告制作方法
- 下一篇:多彩涂料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