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的直流电神经刺激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06934.3 申请日: 1993-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85766A 公开(公告)日: 1994-04-27
发明(设计)人: 张志光;陈光晔;任材年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主分类号: A61B5/00 分类号: A61B5/00;A61B5/05
代理公司: 中山医科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成明新
地址: 510120 广东省广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直流电 神经 刺激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疗器械,是临床口腔科、耳鼻喉科和外科手术中用于识别颅神经和周围神经的仪器。

中国专利89204024.6的直流电神经刺激器,当电源通过其电阻后,电流只有0.6mA一个档次,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有部分变性或陈旧性损伤的神经刺激强度不够大,而对于神经束的对位缝合时刺激强度又显得过大。另一方面,由于其探针为双头,在耳鼻喉科和显微外科手术中不能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识别颅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新型的直流电神经刺激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由正极探针(1)、针座(2)和手柄(3)、导线(11)和负极探针(4)所组成,正极探针(1)插入针座(2)固定,针座(2)套接在手柄(3)内,且可旋转;正极探针(1)与手柄(3)内的电阻(5)、(6)、(7)分别旋转至相对位置连接,电阻(5)、(6)、(7)呈120°分布,它们的另一端通过一块铜片与电池(8)连接,电池(8)的负极与弹簧(9)相连,弹簧(9)与发光二极管(10)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10)与导线(11)连接,导线(11)从手柄(3)尾部穿出后与负极探针(4)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剖面图。

本发明由正极探针(1)、针座(2)、手柄(3)、导线(11)和负极探针(4)所组成;正极探针(1)为不锈钢材料制成,长约38mm,直径小于1mm,钝头,等长,其插入针座(2)固定,针座(2)套接在手柄(3)内,且可旋转;正极探针(1)与手柄(3)内的电组(5)、(6)、(7)分别旋转至相对位置连接,电阻(5)、(6)、(7)呈120°分布,它们的另一端通过一块铜片与电池(8)连接,电池(8)与弹簧(9)相连,弹簧(9)与发光二极管(10)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10)与导线(11)连接,导线(11)从手柄(3)尾部穿出后与负极探针(4)连接。电阻(5)为40KΩ,电阻(6)为20KΩ,电阻(7)为12KΩ。电池(8)为单个12V电池,发光二极管(10)电压为1.5~2V,起指示灯的作用。手柄(3)为圆柱形,长约88mm,直径约15mm。

当电流通过电阻(5)后,电流为0.3mA,传导致正极探针(1),直接刺激神经束,电流经过神经干传导到周围组织,负极探针(4)与周围组织接触,电流由负极探针(4)通过导线(11)、发光二极管(10)和弹簧(9)回流到原位,这样完成一个周期,所受刺激的神经就产生动作电位,使受支配的肌肉相应运动。当电流通过电阻(6)后,电流为0.6mA,传导至正极探针(1),直接刺激神经外膜,电流经过神经干传导到周围组织,负极探针(4)与周围组织接触,电流由负极探针(4)通过导线(11)、发光二极管(10)和弹簧(9)回流到原位,这样完成第二个周期,所受刺激的神经就产生动作电位,使受支配的肌肉相应运动。当电流通过电阻(7)后,电流为1mA,传导至正极探针(1),直接刺激神经外膜,电流经过神经干传导到周围组织,负极探针(4)与周围组织接触,电流由负极探针(4)通过导线(11)、发光二极管(10)和弹簧(9)回流到原位,这样完成第三个周期,所受刺激的神经就产生动作电位,使受支配的肌肉相应运动。每刺激一次运动一次,根据人体神经的静息电位为-70~-90mV,动作电位为20~40mV,当人为给予这一动作电位的电刺激时,可表现为相应的功能效应。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手术前将该产品放在40%福尔马林气体蒸气消毒40分钟备用。手术时把被检定的神经适当暴露,印干血液,将探头一端接触被检定的神经组织,另一端接触其周围组织,便可观察其反应。当在显微镜下吻合神经时可旋转至0.3mA档次,当作正常神经解剖探查时可旋转至0.6mA档次,当作陈旧性损伤的神经或部分变性的神经检查时则旋转至1mA档次。

本发明的优点为:(一)符合生理要求,使用安全可靠,能快速准确识别神经,缩短手术时间;(二)体积小,档次多,操作简便;(三)在各种需要识别周围神经,以区别肌肉及结缔组织等的手术均可使用,特别是在耳鼻喉科和显微外科手术中神经的鉴别和吻合;(四)区别运动神经(束)与感觉神经(刺);(五)验证损伤神经或肿瘤包围着神经后功能是否完全丧失,且可验证吻合后的神经纤维是否正确对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6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