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柴头复合物及其制取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07351.0 申请日: 1993-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83464A 公开(公告)日: 1994-03-09
发明(设计)人: 陈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 陈春光
主分类号: C06F3/00 分类号: C06F3/00
代理公司: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丁美芝
地址: 332800***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火柴 复合物 及其 制取 工艺
【说明书】:

发明涉及火柴头及其制取工艺。

火柴由瑞典人龙斯脱路姆发明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国内与国外先进火柴工业国家药火配方比较的探讨”一文(《火柴工业》,1990年,第四期,24~28页)中提出,火柴药头由约48~52%的KClO3,约10~12%动物胶,约2~5.5%ZnO,4.46~8.26%S,及约22~23%的填充剂等十几种化工原料组成。动物胶的吸潮性大,影响火柴的耐潮性,并且成本高,但如低于10%,则影响头与梗的结合力。因此如何降低动物胶用量又不影响结合力是火柴行业的一个研究焦点。硫在火柴中作为还原剂起燃烧作用放出热量。但硫对空气有一定的污染,因此无硫或低硫火柴是火柴行业的另一研究焦点,CN10553552A公开了一种用淀粉代替硫作燃烧剂和引发剂的无毒安全火柴。但在“谈煤在火柴药头中的应用”(《火柴工业》,1991年,第1期,26~28页)中却认为淀粉的还原性能弱,火柴敏度低,发火迟钝,抗潮不好等问题,而建议用煤代硫。但如全部用煤代硫存在着自燃点较高,有闭火现象的问题,从而要求提高氯酸钾含量等等。从火柴生产工艺方面来说,十几种化工原料,从产地运到火柴厂后,要经过球磨,过筛,碾磨,搅拌形成药浆等工序,工艺流程长,成本高,希望能改革这一传统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改革火柴头药配方,改革火柴传统工艺,在原料产地配制成防潮,低硫,低成本的火柴头复合物及其制取工艺,从而提高火柴质量,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本发明的火柴头复合物是指除了火柴头药物中的两种主原料,即48~50%高氯酸钾及8%动物胶及微量重铬酸钾之外的其它药物,俗称为杂药。该火柴头复合物由火柴头药中的还原剂,摩擦剂,引发剂,填充剂,粘结剂组成。其配方为(以下均为重量%):

长石粉(或石英粉,或青石粉)    40~50%

高岭土    0~35%

黄土粉    0~30%

煤渣    0~20%

煤粉    0~5%

有机纤维    5~10%

木粉    5%

外加硫磺及微量催色剂    5~6%

本发明的有机纤维是指稻谷壳,稻草,麦壳,麦杆,花生壳,茅草等经粉碎后形成的细粉。

本发明的火柴头复合物的制取工艺为:

选料→粉碎→过筛→热处理→配料→调PH→搅拌→混合→成品。

过筛为过120目筛。热处理工艺针对除有机纤维和木粉外的其余原料都需经过热处理,煤的加热温度为80~100℃,其余矿物原料(长石粉,黄土粉,高岭土,煤渣)加热温度为100~150℃,保温时间1~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冷却后加入有机纤维和木粉,按配方称置后外加硫磺,催色剂,调PH至7~8,搅拌,混合,制得本发明的火柴头复合物。

火柴厂使用本发明的火柴头复合物,其配方为:

1、高氯酸钾    48~50%

2、动物胶    8%

3、重铬酸钾    0.8~1%

4、火柴头复合物    41~43%

火柴厂中只需把上述四种料经加水混合即可制成火柴头药浆,做成火柴。

本发明的配方制成的火柴经江西省轻工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其性能指标全部超过GB393-88标准及日用安全火柴检验实施细则的要求,例如:

标准    本发明

耐潮度%    94    96.19

自燃点℃    164

头梗结合力N    20    27

发火情况%    99    100

发火声音    小

本发明的火柴头复合物用于火柴生产,其显著特点是:

1、本品具有还原性,燃烧性,填充性,膨胀性,粘结性。

2、本品生产的火柴具有耐潮度高,擦划轻松,发火声音小的特点。

3、用本发明生产的火柴为安全无毒,含硫量低,降低了空气污染,并且不易自燃。

4、便于火柴厂生产,简化了火柴厂的生产工艺,降低火柴成本。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黑色火柴头复合物制备:

(1)煤炭经粉碎,过120目筛后,加热至90±10℃,保温1.5小时,自然冷却;

(2)将长石粉,黄土粉,煤渣分别经选料,粉碎,过120目筛,加热至150℃,保温1.5小时,自然冷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光,未经陈春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7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