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氨原料气常温水解精脱硫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07483.5 申请日: 1993-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42623C 公开(公告)日: 1999-03-24
发明(设计)人: 孔渝华;王国兴;黄新伟;叶敬东;王先厚;李小定;王梦飞;朱江;王俊士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1B3/58 分类号: C01B3/58;B01D53/04
代理公司: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安国
地址: 43007***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合成氨 原料 常温 水解 脱硫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以煤或石油制取的合成氨及石油化工原料气中COS、CS2及H2S的精脱工艺,特别涉及常温催化水解精脱硫方法。

以煤或石油制取的化工原料气中COS(硫氧化碳、又称羰基硫)是最主要的有机硫成份,微量COS的存在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或使后段的催化剂中毒而失活。在合成氨工业中它是使甲醇、甲烷化、氨合成等催化剂失活的最常见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原料气的精脱硫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精脱硫就是指原料气的总硫(COS+CS2+H2S)脱除至(0.1ppm,有的要求脱除至(0.01ppm。精脱硫的难点是除去微量的有机硫COS,COS无色、无臭、呈中性或微酸性,因此与胺或碱的反应速度很慢,不像H2S或硫醇可用胺或碱除去,目前直接脱除不如转化为H2S后再脱除来得容易,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都正在开发COS的常温<100℃水解技术(参见郭汉贤、化肥工业1、52、1988),在合成氨厂中<100℃低位能热源很容易解决,常温水解的原理如下:

KJ/mol

反应所需的水不需另加。因为一般工艺气中含有微量水蒸汽就已足够了,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从化学平衡考虑,低温下反应容易进行。

过去精脱硫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参见杨震东、催化剂技术交流研讨会1990、公主岭):

一种方法是采用350℃-400℃高温Co-Mo加氢催化剂和高温氧化锌配套,先将有机硫转化成H2S,再将H2S吸收生成ZnS而脱至总硫(0.1ppm,此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高温热源,脱硫效率受温度影响很大,开车时间长等。

一种是以常温有机硫水解催化剂与氧化锌脱硫剂相结合的常温精脱硫工艺,如最近英ICI公司提出的脱除甲醇合成气中H2S,COS的PURASPEC工艺,即是将甲醇合成气先经过Amlsol法常温甲醇洗脱硫,使合成气中的总硫含量降至3-4ppm,再经过常温COS水解催化剂与氧化锌脱硫,使总硫<0.1ppm,此法与传统的高温法相比是前进了一大步,但由于常温ZnO脱硫剂价格昂贵(2.5万元币/m3),使小合成氨厂、小联醇厂难以应用。

目前,小联醇厂的脱碳之后一般已设置改性活性炭或氧化铁脱硫剂,但它们尚不能或很少能脱有机硫,同时由于选择的产品型号不当或空速过高,使其工艺气中的H2S达到1ppm左右,远远超过精脱H2S<0.05ppm的标准。

先前的发明(中国专利申请号92105197.2),提出了水解催化剂与活性炭(或氧化铁)串联的常温精脱硫新工艺,代替八十年代英国ICI公司提出的P2312水解催化剂与氧化锌串联的常温精脱硫工艺,用硫容为氧化锌的3倍,价格只为氧化锌1/7的EAC活性炭(或氧化铁)取代氧化锌,氧化铁为ET-1型或TG-1型、SN-1型,水解催化剂用湖北省化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EH-1Q型或中国江苏昆山产852型、ICI2312,操作温度30~120℃,该法能耗及操作费用远低于其它方法、效果很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申请号92105197.2的新工艺应用于生产,提出一种水解催化剂串活性炭(或氧化铁)的常温精脱硫生产方法流程,因此本发明是公开号CN1067823A的补充。

本发明的常温精脱硫生产工艺流程是从合成氨厂综合塔来的含有0-30ppmH2S+COS的原料气,通过装有脱硫剂的第一脱硫塔,脱去绝大部分H2S,然后经热水或蒸汽加热器提温到40~80℃后入内装EH-1Q水解催化剂(公开号CN1069673A)的水解炉、水解COS为H2S、使出口气体中COS<0.03ppm(0.05mg s/m3),气体经冷却塔冷却至常温后,入内装有脱硫剂的第二脱硫塔、使精脱硫气体中总硫<0.1ppm,实际<0.06ppm(0.1mg s/m3)。

脱硫剂选用的活性炭为湖北省化学研究所研制的EAC改性活性炭(又称EAC精脱硫剂活性炭常温精脱硫剂)氧化铁为太原工业大学研制的TG-1型,或上海化工研究院研制的SN-1型、湖北省化学研究所研制的ET-1型,武汉制氨厂生产的WT-1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7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