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草专用生物复合肥无效
申请号: | 93107544.0 | 申请日: | 199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堂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C12N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草 专用 生物 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特别是一种对烟草品质、产量有特殊效果的烟草专用生物复合肥。
目前,烟草的施肥普遍引起烟农、烟草专家及烟草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因为烟草的品质、产量直接涉及烟草行业的经济效益,而烟草的品质和产量则与肥料种类及施肥方法有着直接关系。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使用化肥,往往会导致烟草吃味平淡,香味不足,杂气较重,烟叶组织缺乏弹性,内在化学成份不协调,品质不稳定。若使用农家肥,则肥效缓慢,难以达到优质烟的要求。无论使用化肥或农家肥,病虫害都较严重。若采用化防对策,则会导致烟草品质的下降且农药残毒无法排除,上述种种情况,均是影响烟草出口的主要障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供给作物有效氮、磷、钾及激素、抗生素,特别有利于烟草的生长并可避免或显著减轻主要病虫害的烟草专用生物复合肥。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载体性培养基和细菌混合液构成烟草专用生物复合肥。其中细菌混合液是由固氮菌、有机磷细菌、无机磷细菌、钾细菌等悬浮液组成。
固氮菌培养基:甘露醇20克、碳酸钙3克、磷酸二氢钾0.2克、磷酸氢二钾0.8克、硫酸镁0.2克、氯化钠0.1克、硫酸钙0.1克、酵母膏0.5克、柠檬酸铁1%水溶液1毫升,钼酸钠1%水溶液1毫升,硼酸1%水溶液1毫升,琼脂15克、蒸馏水1000毫升,调PH值为7.5,26~30℃培养。
有机磷细菌、无机磷细菌培养基:马铃薯200克、白糖10克、碳酸钙1克、琼脂15克、水1000毫升,调PH为7.5,28~30℃培养。
钾细菌培养基∶蔗糖10克,磷酸氢二钾0.5克、氯化钠0.2克、磷酸钙1.0克、酵母片0.4克、琼脂17克、水1000毫升,26~30℃培养。
各细菌按上述相应的培养基分别进行一级种(斜面)培养,然后进行二级种培养(三角瓶培养),再进行三级种培养(发酵缸通气培养)。
一~三级种培养基均需经30分钟的1.1公斤/厘米2高压蒸汽灭菌。
培养好的各种菌液,按照固氮菌液∶有机磷细菌液∶无机磷细菌液∶钾细菌液=4∶1∶0.5∶2的容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即成。
载体性培养基∶粉煤灰40%~50%、石40%~50%(粉煤灰和石的总量为90%)、肥土5%、芝麻饼2%,白陶土2%、磷酸二氢钾1%、自然PH值。
载体性培养基一般要经过1.5小时的1.5公斤/厘米2高压蒸汽灭菌,降温至25℃~40℃时拌入细菌混合液。如果生产的烟草专用生物复合肥是在三个月以内施用,载体性培养基则不需要高压灭菌。
拌入载体性培养基的菌液量,以手握成团,指缝中有小水珠而不滴下为度。拌均匀之后,即可装入塑料袋中,外加套编织袋,封口,置阴凉通风处保存待用。
整个工艺流程应采用无菌操作程序。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我国烟草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而进行的专项研究成果。它的试验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避免或显著减轻烟草主要病虫害,为实现烟草的优质,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2、配合其它农作物秸杆还田及腐熟优质农家肥,可以不施任何化学制剂(化肥、化学农药等)进行烟草载培,不仅实现烟草优质高产,而且可以达到“绿色吸食品”的标准,为我国烟草走俏国际市场提供重要条件。
3、可育出整齐的烟草壮苗。移载大田后,成活率高,还苗快,生长旺盛,抗逆性强。
4、可使烟草根系发达,以使根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吸收水分和养分。
5、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涵水功能,移载大田后,一个月内不降雨,不灌水,烟草可正常生长。
6、有效提高烟草品质和产量,烟叶颜色金黄,富有弹性,燃烧性好,吃味醇和,各项烟草指标达到国际标准。
7、可使烟田的PH值稳定在适合烟草生长的范围(PH值在6.5左右)。
8、大量地利用粉煤灰做主料,符合国家“应用粉煤灰的生产项目采取奖励政策”,在保护环境,减少土地占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9、烟叶耐成熟。当烟叶达到工艺成熟时,有时会因天气、劳力、炕房等因素,不能按时采收,使用本发明生长出的烟叶,延缓采收时间,不影响烟草的工艺和商品价值,这一特点,深受烟农及烟草收购部门的欢迎。
10、可节省化肥常规用量的40%以上,每亩烟草一般净增效益220元左右,投入产出比为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堂,未经刘忠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7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环新芬烷类似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杀虫剂的应用
- 下一篇:载银抑菌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