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极交直流通用电机无效
申请号: | 93108129.7 | 申请日: | 199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1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1/00 | 分类号: | H02K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艺影 |
地址: | 51806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极 直流 通用 电机 | ||
本发明创造属于高导磁单极电机技术领域。
传统的单相电机的定子是由定子线圈、磁极、磁轭组成,有限的磁极极靴的面积决定了磁场的有效作用面积的大小,且气隙磁场按正弦规律分布,高次谐波分量大;同时因定子磁极的缘故,转子导体的利用率不高,仅处在磁极下的载流导体才能受到磁场的作用,这样,使得单相电机无论是功率转换效率,转矩的大小,材料的利用率等都达不到最佳状态。有鉴于此,专家提出超导电机的设计。如图1所示的两组线圈(5)为超导线圈,利用该线圈产生的极强气隙磁场,方向相反,这样在两线圈中间的气隙磁场是垂直于线圈轴线,空间分布为360°圆周垂直于外面的转子导体。目前,受超导材料本身的影响,这种电机只能作直流电机使用,这种设计虽然优点多,但实现很困难,且费用高。但这种磁路的设计思想值得借鉴。另外,圆盘形电枢直流伺服电机,如图2所示,它的定子是由永久磁铁(11)和前后磁轭(13)组成,电枢绕组线圈沿电枢圆盘(12)径向圆周排列,电流由径向流过圆盘表面与轴向磁场作用而产生转矩,气隙磁场在360°圆周与电枢正交。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高导磁材料作磁路,改变线圈磁势的分布,使之在360°圆柱面形成气隙磁磁场,提高气隙磁场的有效使用面积。
目的之二;使气隙磁场中转子载流体的利用效率最高,转子能获得最大的单向合成转矩。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以下技术路线实现的:定子磁极采用高导磁材料做成一对圆柱面磁极,分内磁极(1)和外磁极(2)的同轴圆柱体,定子线圈(3)是常导厚壁线圈装配在内磁极(1)和外磁极(2)之间;转子铁芯(4)是高导磁材料制成的圆柱体,且镶嵌在内磁极(1)和外磁极(2)之间,转子和定子的轴心线相重合,定子线圈所产生的磁势,经定子磁轭、气隙和电枢转子铁芯(4)形成闭合磁回路,当电机工作时,所有载流导体电流流向一致,转子电流经外电源由一对集电环而进入转子回路,取代换向器。
利用高导磁材料作磁回路,目的是充分利用磁路的高饱和值,同时使得气隙磁场方向在空间360°圆周上与转子载体正交。定子无特定磁极,磁极既是磁轭的一部分,也是定子的外壳。根据磁路定理ΦBm=ζm/∑Rmi+SRmo=NIa/∑Rmi+SRmo式中磁势ζm=NIa
铁芯磁阻Rmi=Li/μlμoSi
气隙磁阻Rmo=INR2/R1/2πμoL1N为线圈匝数,Ia为励磁电流,
各段的磁场Bmi=ΦBm/Si
从磁性材料的B-H曲线,查出对应于某一磁密B的H值。如磁路是气隙,则H=Bmi/μo
为实现本目的之二,转子铁芯(4)设计成圆柱体面,在其轴向开有齿槽(7)及端部开通孔(8),转子铁芯轴面上每一个齿槽(7)所对应的通孔(8)之间穿有导条(导线)形成一小线圈回路,众多的小线圈回路单向串联成转子线圈。
铁芯(4)采用高导磁材料,转子线圈均匀地分布在铁芯(4)圆周上。区别于传统电机转子线圈的整矩或短矩绕组,它一边分布在齿槽(7)中,而另一边则巧妙地安排在通孔(8)里,线圈两边电流的走向恰好相反。由于铁磁屏蔽作用,通孔(8)里的磁密为零。通孔(8)中的载流体将不受电磁力的作用,这样使得转子获得最大单向合成转矩,转子屏蔽的效果以磁屏蔽效率η来定义,η为背景场Ho与屏蔽场Hi之比值即η=Ho/Hi显然η越大越好,以软磁圆筒形屏蔽罩为例,壁厚为t,长度为L,内半径为r,由于空气的磁导率接近1,而圆筒壁的磁导率μ>>1,因此外磁场的磁感应线将主要沿圆筒壁穿过,在圆筒中央空腔内,磁场将大大减弱。
当L>>8r时,则η1=Ho/Hi≈μto/2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8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能动力器
- 下一篇:银黄气雾剂、喷雾剂(鼻壶)、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