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聚氯乙烯制造发泡人造木材材料无效
申请号: | 93108365.6 | 申请日: | 1993-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6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政庸;林龙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政庸;林龙凡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福江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中山***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制造 发泡 人造 木材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聚氯乙烯制造发泡人造木材材料的发明创造。
现有技术中,按一般以聚氯乙烯为原料所制成之塑胶制品,其结构均极为均匀,而且具有高韧性之材料特性,再加工困难度较高,如钉、钻孔、锯等。因此仅适于一般之成形加工,如玩具、饰品等。对于需要再加工的场合,其应用受到限制,如建材、家具……等。因在惯常用之在其结构上打孔或钉接过程中容易产生断裂现象,一般改善其质地时,往往造成成品较为笨重,并且造成材料的浪费,所以现有制造方法所生产的产品,在应用中存在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种方法,成形后之材料的表层质地密实,而内层质地较为松软,其特性接近天然木材的以聚氯乙烯制造发泡人造木材的材料。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以聚氯乙烯制造人造木材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发泡人造木材的制作原料是以聚氯乙烯粉100%为标准,添加有机锡或铅安字剂3~5%,润滑剂0.2~0.25%,炭酸钙1~30%,颜料0.1~0.5%,发泡剂0.6~1%,在完全混合均匀后,可投入有芯挤出成型机将其加热至125℃~140℃,在此温度下,聚氯乙烯混合粉经挤出机熔融成型,形成中空材料,将表层急骤冷却时,内层则因冷却速度较慢,仍维持一定温度而开始发泡,中空部最后被填满。依此种方法便可获得一表层结构紧密,内部构造较为松软的人工木材。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以聚氯乙烯100%为标准,根据成型材料之特性加有机锡或铅为安定剂3~5%,润滑剂0.2~0.25%,碳酸钙1~30%,颜料0.1~0.5%及发泡剂0.6~1%,将前述聚氯乙烯混合粉经高速混合机搅拌10-15分钟完全均匀冷却后,将其投入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机所使用模具为有芯模具,其后连接一冷却模,将聚氯乙烯混合粉以125℃,135℃,145℃,有芯模具140℃加热,使聚氯乙烯混合粉熔融,在有芯模具中成型一中空材料,该中空材料直接进入冷却模冷却,其表层因急速冷却质地密实、具有硬度较高及表面光滑之特性,内部则仍维持在发泡温度,故而开始发泡将中空部填满,所以结构较为松软,以此制成材料其断面与天然木材极为近似,并且同时具有可加工之特性,现将其与天然木材及各项基本性能测试结果列表如下:
测试项目 单位 测试方法 本发明 枪木 择木
比重 g/cm2JISZ-2102 0.5-0.75 0.35-0.5 0.5-0.9
含水量 % JISZ-2104 0-0.35 1.35-2.1 12-15
硬度 BRinge JISZ-2117 2-3 1.8-3.3 1.9-2.6
弯曲强度 kg/cm2JISZ-2118 200-300 510-850 815-1185
弯曲弹性率 Ton/cm2JISZ-118 10-15 50-150 70-130
压缩强度(直) kg/cm2JISZ-211 100-200 300-400 480-610
压缩强度(横) kg/cm2JISZ-211 100-150 35-45 150-180
切断面强度 kg/cm JISZ-2114 80-120 60-110 80-210
钉拉拔抵抗 kg/cm JISZ-2121 18-20 160-180 260-450
耐磨性 kg/mm2JISZ-2004 0.11 1200 6800
另外,将前述人造木材材料与天然木材之成品比较如下表:
成品特性 天然木材 人造木材
弯曲强度 直方向很强 不如天然木材
压缩强度 横方向较弱 横方向比天然木材强
抗湿性 容易腐朽 不受湿度水气影响,非常优越
抗候性 易弯曲、变形、龟裂 长期使用不易变形
抗药性 问题较多 不受酸碱影响
等向性 因年轮的方向比较弱 横竖强度均一
品质强弱性 外观材质参差不齐 品质均匀一致
形状制造性 须有熟练木工制造、损耗大 复杂断面成型均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政庸;林龙凡,未经林政庸;林龙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8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年痴呆症治疗、大脑保健两用磁疗器
- 下一篇:熄弧开关装置及方法